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什麽是現代雕塑

什麽是現代雕塑

中國現代雕塑始於20世紀初

孫振華說,中國的雕塑藝術發展到清末出現了壹個斷鏈。就是中國自己的延續上千年的傳統雕塑基本上銷聲滅跡,只有少量在民間流傳。壹種新的雕塑樣式進入到中國。這種新的樣式就是西方式的雕塑。它幾乎完全取代了傳統意義上中國的雕塑。中國古代雕塑和西方的雕塑哪裏不壹樣?壹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在觀念上。中國古代雕塑兩大功能,壹個是宗教信仰,如五百羅漢;還有壹種跟死亡有關,跟喪葬有關,就是我們看到的兵馬俑類似的東西,很實際。而西方人對雕塑強調壹種審美的意識,在技巧上西方雕塑建立在壹種所謂的科學基礎上,如解剖學,雕塑家要把創作對象的每壹塊肌肉的位置都要搞清楚。這樣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就必然碰撞融合。從國外留學回來的雕塑家劉開渠、李金發、程曼叔等人在當時非常艱難的條件下,在參照國外雕塑藝術形式的同時,結合自己的民族文化背景,站在寫實的立場上為中國的現代雕塑留下壹筆豐厚的文化遺產。

意識形態雕塑曾經引領中國30年

到了1949年的時候,中國雕塑又進入壹個時期,到1979年大概30年時間,以革命意識形態、以宣傳為主題的這樣壹種雕塑樣式在中國流行。就在中華人民***和國剛剛成立的時候,劉開渠雕塑了毛澤東像,後來成了壹個很有標誌性的作品。對英雄主義的追求成了這個時期最常見的雕塑主題。我們那個年代的雕塑裏面就有很多東西記錄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可以說雕塑創造了壹種新樂觀主義並滿足了當時意識形態的需要,革命英雄人物通過雕塑表達了震撼性的身體語言,當然這同西方的雕塑運用裸體表達身體語言不同,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點。

現代雕塑內容平民化,材料多樣化

孫振華先生介紹了1979年國門打開後雕塑界發生的幾大變化:其壹是雕塑家參照的東西明顯多了,思想觀念發生很大變化;其二是雕塑的材料由單壹變得很豐富,雕塑的表現形式也由單壹變得多樣;其三是雕塑對社會現實已不僅僅是歌頌順應,也常常批判揭露生活中的不公正現象。此外雕塑從過去重大主題的載體又回到了人間,雕塑開始關註日常生活,註重對日常生活的體驗和表達。不再像早年的雕塑,很生硬的痕跡越來越少,中國的雕塑家做的民族的東西很充分,如找壹些石頭打幾個孔用幾個木桶把它掛起來,這樣的雕塑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