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2022年上海大學中國史考研考哪些方向?

2022年上海大學中國史考研考哪些方向?

1978年12月,上海大學文學院的前身——復旦大學分校成立。1983年6月,復旦大學分校正式更名為上海大學文學院,並歸入當時組建的上海大學。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上海大學中國史考研考哪些方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學院介紹

上海大學文學院前身是復旦大學分校,成立於1978年12月,第壹任校長是王中教授,第壹任黨委書記是李慶雲同誌。1983年成立上海大學後改名為上海大學文學院。至1994年組建新上海大學前,文學院擁有中文、歷史、社會學、涉外經濟法、影視、廣告、行政管理、文獻信息管理、檔案等9個系的15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總數1400余人,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以及為上海經濟建設和上海大學的學科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學院現下轄中國語言文學、歷史、文化研究3個系,有24個研究中心。擁有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壹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1個壹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擁有1個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1個上海市重點學科,1個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1個上海市壹流學科(B類),3個上海市高峰高原學科。

-----060200中國史-----

上海大學中國史學科始建於1978年,原屬復旦大學分校。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發展至今,學科方向齊全,專業布局平衡,形成了本科與碩士、博士研究生全覆蓋的人才培養機制。上海大學中國史壹級學科下設4個學術碩士方向: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

上海大學中國史學科經歷了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以及高原學科建設,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在海內外享有壹定的聲譽,充分利用多學科的方法與傳統,建構了門類相對齊全、特色明顯、重點突出的學科體系。近五年來,中國史學科團隊成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8項,國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級縱向課題50多項,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上海市教學成果獎壹等獎1項、教育部高校優秀成果獎2項、省部級科研獎勵6項。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梯隊完整,各專業的主要導師均為國內外有影響的專家學者,在相關學術領域內享有較高的聲譽。

學制:3年

研究方向:

01.060201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本碩士點側重探討中國史學理論研究領域中的前沿問題,註重傳統學術與當代史學理論結合,本專業旨在培養史學理論及史學史教學與科研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

研究方向:

(01)史學理論

(02)中國史學史

(03)中國學術史

02.060204專門史

本碩士點在總結自身與國內外相關研究理論和深化史料挖掘的基礎上,積極推動與相關研究機構、科研單位的合作,運用歷史學、宗教學、考古學、社會學等跨學科方法,側重歷史地理、宗教與社會以及思想史的研究,培養具有廣闊的視野和厚重的基礎的高級專業人才。

研究方向:

(01)中國宗教史

(02)中國歷史人文地理

(03)中國思想史

03.060205中國古代史

本碩士點擁有力量雄厚、具有較強師資隊伍,重視理論與方法創新,切實推動古代文明、斷代史、古代中西交通研究;持續開展長江下遊考古發掘與研究,註重對新文獻資料與傳統資料的發掘整理研究,積極推薦研究生參加國內外的相關學術會議和國際交流,旨在培養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基礎功底,具備較高綜合性人文素質、紮實的史學知識,兼備從事歷史研究、文物鑒定以及旅遊文化等方面工作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研究方向:

(01)中國古代文明起源

(02)先秦史

(03)隋唐史

(04)元明清

(05)考古文博

(06)中外關系史

04.060206中國近現代史

本碩士點圍繞國家和地方重大需求開展研究,形成與兄弟院校歷史學科的錯位優勢,註重文獻資料的整理研究,基於構建在全球區域化背景下具有新理念、新視野、新方法特點的中國近現代史學科;積極推薦研究生參加國內外的相關學術會議和國際交流。培養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能夠面向社會,為地方社會服務。

研究方向:

(01)中國近代經濟史

(02)新中國經濟社會史

(03)中國***產黨史

(04)基督宗教史

(05)中西方文化交流與比較

指導教師:

060201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指導教師:

徐堅、劉長林、陳德軍、楊雄威、張呈忠、把夢陽、韓戍等教師數名。

060204專門史

指導教師:

程恭讓、潘守永、安來順、陳菊霞、郭紅、曹峻、肖清和、楊雄威、楊衛華、舒健、成慶、朱治平、張呈忠、王皓、楊奇霖、王思怡等教師數名。

060205中國古代史

指導教師:

段勇、潘守永、安來順、寧鎮疆、徐堅、呂建昌、程恭讓、陳菊霞、張安福、李福長、郭紅、曹峻、肖清和、舒健、朱繼平、魏峭巍、張呈忠、趙爭、楊謙、把夢陽、鄭曉蕖、楊奇霖、王思怡等教師。

060206中國近現代史

指導教師:

忻平、陶飛亞、廖大偉、王棟、徐有威、劉長林、嚴泉、王敏、陳德軍、楊衛華、楊雄威、成慶、吳靜、侯慶斌、韓戍、王皓、蔣華傑等教師數名。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壹

3.313歷史學基礎

4.無

復試科目:中國通史

備註:本專業在文學院培養。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學力在職申碩有困惑?院校專業不好選?點擊底部官網,有專業老師為妳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碩士/博士開放網申報名中:/yj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