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式主戰坦克的發展沿革
九十年代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後,日本擔心的蘇聯陸軍渡海登陸的威脅已不存在,也導致主戰坦克在日本本土防務的重要性下降。平成16年度(2004年)制訂的防衛計劃大綱中,日本將陸自的主戰坦克數量由900輛砍至600輛左右,代之以更輕型、更具機動力與任務彈性的快速反應部隊編制。
由於之前的90式主戰坦克除了數量少與價格昂貴外,因為車重大的因素僅適合部署於北海道地區。2004年9月,日本防衛省宣布準備停止量產昂貴的90式主戰坦克;此時,日本新壹代TK-X坦克計劃正在進行,由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主導開發,試制仍由長年為日本陸自供應主戰坦克的三菱重工神奈川縣相模原制造所負責。第壹輛TK-X原型車於2002年開始制造,至2006年***完成三輛原型車。在2008年2月13日,位於神奈川縣的日本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TRDI)正式公開了TK-X的第五輛原型車;總計五輛TK-X原型車中,第壹輛是研究評估用車(編號99-0214),另外三輛為試驗車(編號99-0237~99-0240)。當時TRDI表示,TK-X預計最快可在平成22年度(2010年)開始服役,屆時將全面替換74式主戰坦克,量產型的國產化程度將提高到98%。由於是在2010年度定型投產,因此TK-X的正式型號為10式坦克。第壹輛量產型10式於2011年交付富士教導團坦克教導隊,並在2012年1月10日舉行入役儀式。 在日本防衛省2010年度(平成22年度)的預算中,首度編列了10式的生產預算,在2011至2014年度編列561億日元生產58輛,平均每年生產14.5輛,隨後又打算在2015年度編列10輛;這是日本第壹次打破過去逐年編列每壹年度采購的作法,壹次編列四個年度***58輛的生產預算,以增加每批訂購數量的方式來降低平均成本,避免過去每年度編列少量采購而使成本飆漲的情況發生。不過,2009年日本民主黨政府上臺後,新的防衛計劃大綱誕生,前述的10式坦克四年購買計劃作廢。首先在平成22年度(2010年)訂購首批13輛量產型。在2010年12月17日日本正式通過新防衛計劃大綱,將陸上自衛隊主戰坦克的總數削減為400輛,並打算在平成23(2011年)至平成27年度(2015年)購買68輛10式坦克。
10式坦克研發期間耗費了484億日元, 以平成22年度(2010年) 防衛預算中編列的首批13輛10式為例,總經費為124億日元(不包括63億日元的量產先期準備費用),平均每輛約9.54億日元(1100萬美元左右);以日元匯率測算,1990年90式坦克投產之初的單價為11億日元(當時約760萬美元,不過2010年的日元對美元匯率比1990年升值甚多),再考慮這20年間的通貨膨脹趨勢,10式的成本控制至少在開始量產階段堪稱成功。在2011年度,防衛省編列預算采購第二批16輛10式坦克,總額161億日元,平均每輛10.06億日元(依照2010年底匯率,相當於每輛1205萬美元),是世界上最昂貴的主戰坦克。
原本日本陸上自衛隊壹個74式主戰坦克中隊配備16輛坦克,而壹個90式坦克中隊則配備12輛;隨著陸上自衛隊現役坦克數量的削減,壹個10式坦克中隊應該也只會裝備12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