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行業APP調研分析(貝貝vs蜜芽)
測試機型:iPhoneXR
操作系統:IOS12.1.2
測試網絡:4G
測試版本:貝貝v8.10.00;蜜芽v7.5.1
1.1行業背景
?中國壹直以來對於教育和孩子的重視程度都是極其高的。同時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為母嬰市場的發展也是有著很強的推進作用。
從圖壹可以看出,在2020年我國母嬰童的市場將會達到2014年的2倍。發展迅速,並且前景巨大。
1.2市場發展狀況
而在互聯網的母嬰童的發展中,從1999年搖籃網的上線的初始起步階段,而後在經歷了2000年到2009年的快速發展期,寶寶樹和育兒網也在這個時間段上線。2010年—2013年,互聯網母嬰行業開始了整合期,蘇寧也收購了紅孩子開始發力母嬰市場。2014年—2015年,迎來爆發期。跨境電商,母嬰特賣迅速發展,也開始提出了母嬰社區的概念。2016年也迎來了?殘酷的洗牌階段,母嬰市場也從15年的瘋狂,回歸到理性。開始尋求差異化競爭,布局全產業鏈。2017年—2018年,京東入局,計劃開展線上和線下渠道的融合。
1.3前景預測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二孩出生的人口比例已經超過50%,如今的母嬰童市場,已經進入了兩孩時代,二胎家庭呈現這些特點:第壹,相比於壹胎媽媽,二胎媽媽的育兒知識更充分,收入更高、不執著於進口,買對的未必買貴的。第二,時間無價,有了二寶之後,時間越來越少了,對她們來說能用機器解決的都用機器解決,把省下來的時間更好的陪伴孩子。第三,效率優先,老大照書養,老二當豬養,58%的媽媽直接為二寶購買大寶經常使用的產品。第四,解放雙手,有二寶的媽媽最常態出行場景是牽壹個、抱壹個,如果空不出手來,她們根本不會考慮是否要買東西。第五,抱團取暖,44%二寶媽媽有了二寶以後,精神壓力越來越大。第六,平衡關註,給老二買了東西,壹定也要給老大買樣東西。
從整體上,我們還可以看到母嬰用戶從大眾消費到品質與個性化消費的轉變,高端品質、高效便利、潮流時尚成為新生代父母三大訴求。
1.4競品確定
? 在現如今的母嬰市場中,我們可以發現,貝貝占據了母嬰電商這個垂直細分領域中65%的活躍用戶,同時貝貝也通過構造社區的方式來增強客戶粘性,在貝貝中有類似於拼多多的團購,分享。通過低價和優惠券來促進用戶消費。而蜜芽雖然也有拼團活動,但是他的價格卻相比貝貝要高的多,賣的也大多是比較高檔的進口商品。
?壹個是通過實惠的價格來吸引顧客的行業巨頭貝貝,另壹個則是通過提高服務和品牌認知度來提升客單價的行業第二。?
二,產品分析
2.1用戶畫像
地域分布
? 從圖七我們可以看到,兩者在發達的城市的布局基本屬於齊頭並進,但是在二三線城市中,貝貝的布局明顯要比蜜芽優秀不少。
人群屬性
?從圖八中我們可以看出貝貝和蜜芽的人群分布中,貝貝在19歲及以下的群體中做的要比蜜芽好很多。獲取用戶的時間也在蜜芽之前。年齡層結構相較蜜芽更加年輕
?而在使用用戶的男女比例上,蜜芽和貝貝則大致相同。說明他們在這方面做的不相上下。
2.2範圍層
?貝貝作為母嬰電商的龍頭,在功能方面基本做到了面面俱到,特別是他的紅包體系系統,整個邏輯做的特別完整。增強了用戶粘性,同時還有壹系列的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的功能,使得用戶裂變數量也進壹步提升。算是壹個特別好的電商返利電商的例子。而蜜芽則是在用戶體驗和品牌秒殺上下足了功夫,而且還努力構建相應的線下門店,將戰略布局放到了線上線下結合中來。通過品質,塑造品牌形象,走中高檔路線。
2.3結構層
貝貝
蜜芽
2.4結構層
2.4.1首頁
?貝貝和蜜芽都采用了底部標簽式導航式設計,貝貝在首頁中加入了限時秒殺的入口,而蜜芽在鉆石區則加入了新人專享的卡片。貝貝每壹個用戶下單或者提現都會在頁面的左上角顯示1s到2s,以此提高用戶下單熱情。
頂部導航欄
?貝貝的頂部導航欄布局比蜜芽多了壹個分類按鈕,點擊了就直接到側邊導航的分類推薦區,說明貝貝相較蜜芽更加註重推薦,從搜索框的顏色可能看出蜜芽的搜索框是白色的更加顯眼。
首頁中的H5頁面
可以看出兩家在很多功能名稱都是重復的,只是相應的次重不太相同。而比較特殊的是貝貝app中的貝貝農場是壹個增強客戶粘性和誘導用戶區去分享的壹個活動,用戶需要持續登陸來達到讓果樹結果的目的。
芽分類
貝貝將她的分類放到了搜索框的右側,而蜜芽則更加重視放到了底部標簽欄,更加重視,而實際分類頁面,兩者做的類似,都是側邊導航。而貝貝的9.9特區放在了底部標簽欄,這說明了貝貝更註重她的廉價商品推薦活動。
2.4.3貝貝的賺紅包vs蜜芽的發現
貝貝的這個頁面主要復制的是實現自己的紅包邏輯,前期貝貝也有自己的社區分享,但是在叠代的過程中,這個功能也被拋棄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今天的紅包體系。是淘寶+返利網的結合。她的微信分享系統做的也非常好,會不停的提醒妳返利分享。雖然對於普通用戶而言這會讓產品的使用體驗變差,但是對於她的核心用戶而言,這個返利提醒功能還是非常好的。
蜜芽的發現頁面做的是社區,他想通過構建社區和用戶的ugc分享來讓用戶更加有粘性。但是從帖子的發布數量來看,這個社區沒有做的多好。
? 2.4.5 購物車
除了自己購物車商品還有猜妳喜歡。兩者在這裏做的類似。
2.4.6我的頁面
貝貝的我的頁面強調她的購物賺紅包系統,以及她的金融服務—貝有錢,
而蜜芽的我的頁面則內容較少,多了壹個樂園卡,用來宣傳她的線下樂園。
2.5表現層
貝貝的用戶體驗是不如蜜芽的,蜜芽更加關註於做好用戶體驗的構建,而貝貝則把重點放在了自己的紅包系統中,他會不斷的提醒妳,妳的“賺紅包”,想讓妳分享。在妳閱覽商品的過程中,他也會提醒妳有人幫妳拆紅包了。但是可能現在的人可能不太願意為了幾塊錢去麻煩別人。
三.用戶評價
貝貝在appstore中的排名是第162名,評價是4.8/5,評價數量7.52萬個但是實際評價中,可以看到貝貝也存在著貨品質量不好的問題。如果只是便宜,而質量卻得不到保證的話,那麽也必然不會走的長遠。
四.總結分析
?貝貝在她的大眾化之路上走的非常快,如今她的就是想通過紅包系統來做到用戶裂變,來為他的app引流的目的。由於沒有具體的實際數據,也不知道究竟做的怎麽樣。但是也比現在的所有的紅包分享做的都更有體系。應該把助力頁面做的錢系統,變成分值系統,然後再分值系統變成錢,這樣的紅包體系對於大眾來說,也比較更容易接受。同時在筆者實際購物體驗中發現物流偏慢,下單後5天才能到。
蜜芽則避開了與貝貝硬剛價格,繼續固化自己的產品服務優勢,整個購物的流程和用戶體驗很好。她的用戶分享做的不夠好,應該加入pgc的模塊來引導,否則分享模塊就會變得特別雞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