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遼寧省消費形勢分析

遼寧省消費形勢分析

壹、零售市場趨於回暖。今年1—4月份,全省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實現銷售額4940.9億元,同比增長4.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4.9個百分點,主要是受批發業銷售低迷影響。從零售市場看,企穩回升苗頭已有所顯現,1—4月份,全省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零售額實現1301.6億元,同比增長16.1%,增速比壹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5.7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比較,增速雖下降6.5個百分點,但與壹季度相比只回落0.7個百分點。

二、夜晚消費漸成氣候。今年前4個月平均氣溫比往年偏低2℃,寒冷的天氣影響了省內居民出行熱情,據對沈陽興隆大家庭、中街新瑪特、卓展時代購物廣場、沈陽商業城等20家大型購物中心監測統計,1—4月份,日間平均客流量比去年同期減少近10%。但在發展“夜經濟”消費氛圍的帶動下,居民夜間休閑購物正在成為撬動商品銷售的新增長點。據省服務業委測算,今年元旦、春節及“清明”、“五壹”小長假期間,重點監測的85家大型零售企業實現商品銷售16.45億元,同比增長19.7%,其中,夜晚銷售占全天比重達30.2%,占比比去年同期高出5.6個百分點。

三、住宿餐飲轉型加快。1—4月份,全省限額以上住宿業實現營業額30.3億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壹季度收窄0.2個百分點。但餐飲業下滑趨勢仍在加劇,1—4月全省限額以上餐飲業營業額實現95.8億元,同比增長7.2%,回落幅度比壹季度擴大2.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放緩17.9個百分點。面對日益嚴峻的市場形勢,今年以來,各地大型住宿餐飲企業積極適應需求變化,從客源結構、銷售策略、菜品置換、服務轉型等方面制定調整措施,加快探索多元化經營模式。閩粵樓、香宮美食等餐飲企業紛紛降低菜品價格,推出了價值58-78元的雙人套餐,澳門豆撈、陶朱公館等出售面值78-98元的代金券,拉動客流量大幅增長。據對沈陽大眾點評團購網站測算統計,4月份,順豐、筷道·大連漁港、潮州城、盛貿飯店等140余家高端餐飲企業***推出340余款網絡團購優惠套餐,成交量達13200余單,比3月份增長近15%。

四、重點商品銷售擡頭。據對前4個月全省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零售類值分析,在25大類商品中,有11大類零售額增速比壹季度加快,5類增速持平,9大類增速放緩。分類別看,石油及制品類、汽車類、金銀珠寶類、化妝品類等傳統熱點商品零售有所升溫,同比分別增長14.5%、9.9%、24.4%和20.7%,增速分別比壹季度加快1.3、0.7、6.8和3.2個百分點。房地產市場交易活躍帶旺了家裝行業,前4個月,限額以上裝潢材料類、家具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36.8%和11.9%,分別比壹季度加快9和2.4個百分點。

五、消費價格高位回落。1-4月份,全省CPI同比上漲3.1%,漲幅比去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4月份當月CPI同比上漲2.8%,月環比下降0.5%。其中,食品價格環比下降1.4%,降幅居八大類商品之首。據省服務業委生活必需品監測系統顯示,4月份,全省豬肉平均零售價為25.7元/公斤,月環比下降4.74%。H7N9禽流感對我省禽蛋類產品銷售影響進壹步深化,4月份雞蛋平均零售價為8元/公斤,環比下降6.3%;禽類平均零售價12.8元/公斤,比3月份下降15.4%。重點監測的18種蔬菜混合平均零售價為6.23元/公斤,環比下降1.6%。但受上市量減少和市場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疊加作用,大白菜、土豆等大路蔬菜價格上漲明顯,分別比3月份上漲15.4%和13.7%。

預計5月份,全省消費市場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支撐商品銷售增長的動力明顯不足,增速下滑的態勢短期內還將持續壹段。隨著天氣的轉暖,居民出行聚餐增多和婚慶旺季的到來,住宿餐飲企業經營將會有壹定起色。為遏制當前消費增速持續下滑的局面,拉動商品銷售加快增長,建議各地:壹要推進會展消費,以舉辦“世園會”、“十二運”為契機,依托沈陽、大連、錦州等重點城市,通過舉辦會展活動,吸引省內外客流,帶動商業、餐飲、住宿、交通、旅遊等相關產業發展;二要擴大假日消費,搶抓端午節等節假日商機,大力組織節日適銷貨源,開展節日主題營銷活動,促進商品銷售增長;三要繁榮夜晚消費,按照日前省服務業委的部署,全力抓好8項主題活動的落實,當前要重點組織好“夜間消費促進季”活動,掀起擴大夜晚消費新高潮;四要激活餐飲消費,鼓勵高端餐飲企業積極調整經營結構,開發面向大眾的物美價廉、健康節儉的新菜品,推出送餐上門、節日家宴、半成品外賣等服務項目,引導餐飲行業健康發展;五要促進熱點消費,加快發展電子商務和網上交易等新型消費模式,鼓勵信貸消費和刷卡消費等新型消費方式,推動汽車、高端家電、金銀珠寶、建築及裝潢材料等熱點商品銷售;六要提升農村消費,發揮省內2萬家“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連鎖農家店網絡優勢,推動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提升農村消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