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布寺
CNN曾報道: “這裏寒風刺骨,含氧量稀少……但是,妳真的不需要去攀登珠峰,拋開壹切煩惱吧。面朝北方壹直走,經過絨布寺。這裏海拔5100米,僅比世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低3,000米。但是,從這裏能夠壹眼看到珠峰美景,凝註內心的澎湃。”
在CNN的報道裏,世界最佳隱修地排行榜中,絨布寺被評為第壹。
絨布寺位於珠穆朗瑪峰腳下,群山環繞,是由蓮花生大師於公元8世紀創建的壹座藏傳佛教寧瑪派寺廟,全稱“拉堆查絨布冬阿曲林寺”。
它海拔5145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距珠峰頂約20公裏,所以這裏已成為從北坡攀登珠峰的大本營。
很多人都聽說過珠峰頂上有金獅的傳說,但是不少人真正登頂後,均未找到。其實,立於絨布寺,每當金光照耀珠峰登頂,金獅獅首便會從山頂左側最後壹道陽光中浮現,昂首面對廣袤虛空,無聲怒吼。
絨布寺得名於著名的絨布冰川。“絨布”藏語稱“谷腦”,是冰谷源頭的意思。我國珠峰地區有200多條大小冰川,絨布冰川是最大的壹條。
因為海拔高,常年人煙罕見,當初僧人將寺廟建在這裏也是為了安靜。從十八世紀起,這裏就已是壹個享有盛譽的修行地,四面有不少禪修者的棚屋和山洞。
鼎盛時期,絨布寺***有五層,壹般使用的有2層,有二十多個殿堂,在周圍形成了108間修行房、108座佛塔以及108眼泉水等,僧尼人數超過了600余人,更有屬寺遠在尼泊爾。
寺內的觀世音佛像,攝於1911年
但是後來壹年比壹年人煙稀少,老的僧人下山養老,年輕的人不願意不上山,漸漸的曾經興盛壹時的寺廟被人遺忘,直到後來因為珠峰的原因這裏才又被世人皆知。
白色的佛塔,高高的瑪尼堆,金黃的轉經筒,飄揚的經幡,雄偉壯觀的寺院在冬日的山上格外醒目。
經堂門口兩邊有精美的壁畫,顏色鮮艷,線條柔和,人物清晰生動。而進入經堂後,才發現真正進入了壁畫的殿堂,整個經堂的墻壁上滿滿的都是壁畫,人物更加豐富,大小不壹,卻完全沒有雜亂之感,只覺得目不暇接。
穿過小院,從低矮圍墻朝南遠眺,巍峨的珠峰就在眼前,整座寺廟顯得格外幽靜,只有隨風舞動的經幡呼呼作響。
如今,阿旺桑結是絨布寺唯壹的僧人,獨自在這裏守候已有20多年。
壹僧壹寺相伴,壹生壹世相守,阿旺桑結守著在原來遺址上重新修建的這座小寺廟,每日用手扳動著壹個壹人多高的經筒,為勇於攀登珠峰的人祈福,希望每個登山者都能夠平安歸來。
他還在廟門墻上掛了壹塊木牌,上面留下自己的手機號碼,為的是香客能找到他進行講解。
桑結每天都會把前壹天燃燒過的大量酥油燈取回住處,再進行清洗,他壹天要做很多工作。但壹有閑余,桑結就會拿起經書讀經,潛心研究佛法。
或許我們沒有這種毅力來堅守壹個地方,但信仰本就是壹種不可言傳的東西,它根深在妳心心念念之間,不被外界打擾。
佛圖網 官方帳戶:佛圖網
行深致遠,造就心靈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