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韓先良的生平事跡

韓先良的生平事跡

2006年5月25日,在戰場上經歷九死壹生,三次救下“李雲龍”的韓先良意外得知找到了在世的親人時,不禁老淚縱橫。為了早點讓老人放心,記者提前把找到韓先良親人的消息告訴了東湖幹休所的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更是迫不及待地把找到親人的消息告訴韓先良。記者與湖北那邊約定下午4時許,讓老人和親人雙方通電話。

25日下午,記者剛到達韓先良的家門口,韓老的家人全都迎了上來。“來了,來了,”韓老太太壹邊忙著開門,壹邊激動地告訴家人。韓先良壹聽說記者來了,忙要家人把自己扶了出來,全然忘了自己的腿腳不方便。“我們找了將近五十年了都沒找到,沒想到妳們壹下子就幫我們找到了。”韓老的家人唏噓不已。

錚錚鐵漢真情催淚下

“真的還有親人在世嗎?”“真的聯系上了嗎?”“太感謝妳們了!”大病初愈的韓先良精神非常好。這位二萬五千裏長征時翻雪山過草地沒有把他困住的錚錚鐵漢,因為找不到親人,壹直耿耿於懷,生怕在有生之年此願難了。聽說找到了他的親人時,禁不住潸然淚下。

韓老的家人在壹旁忙不叠地安慰老人,“我從來沒見老人流過淚。”韓先良的老伴說,想不到老頭子還會掉眼淚。

在等待家鄉電話的時間裏,韓老的手壹直在微微顫抖,他的激動使得他無法正常地表達出他的意思。韓老不知道如何表示他的感謝之情,他不停地和記者握手。韓老的家人很不意思地笑著說,這是老爺子用軍人特有的方式表達著他的感謝和激動。

“幫他把心願完成了,我們也就放心了,”韓老太太說,“心願完成得實現得太快,太圓滿了。”韓先良的兒媳婦燕子告訴記者,她是特地趕回來的,本來她們壹家都準備來的,但由於臨時有事所以只有她壹個人回來了。“老爺子想這件事想了大半輩子了,我們自己不知道費了多少時間和心血,都聯系不上,想不到妳們這麽快就解決了,”老人的大女兒韓昆元很感慨,“多虧了妳們了。”

老家親人說來長沙

等到韓老平靜下來之後,到了和湖北老家約定的通話時間了,記者拔通了他在湖北大悟縣老家的電話,電話是韓老五伯父的兒媳婦萬桂英接的。

“餵,妳是韓先良老人的侄媳婦嗎?”記者話還沒說完,“是的是的!”那邊的人就迫不及待地表示她是萬桂英,韓老則忙不叠地把手伸了出來,記者急忙把電話遞給了韓老。

“餵,”當韓先良發出這壹聲久違的呼喚聲時,韓老的家人都沈默了,在場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此時,韓老的手也顫抖得更加厲害了。

韓先良仔細詢問了村子裏的壹些情況,對於親人尤其問得多。萬桂英告訴韓老,老壹輩的親人大多都入土為安了,她的公公已經不在了,家住浙江的大姑也已去世了。韓先良聽到後嘆息了壹下,隨即又詢問了紅軍老戰友羅克水,萬桂英告訴他,羅克水也去世了。韓老囑咐萬桂英,在農活不忙的時候壹定要來長沙玩玩,也來看看他們 。萬桂英說,他們有時間肯定會來的,老人的心意她也會轉告鄉親,讓鄉親們不再對老人有所誤會。

找到親人此生足矣

時間在瞬間流走,雙方依依不舍的掛了電話。“其實我有些沒聽清楚。”打完電話後,韓先良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其實他聽得不是很懂,但又不可能讓萬桂英再重說壹次,所以只好不停地“哦”著,表示他聽到了。眾人壹聽,大笑不止。韓老隨後壹本正經地告訴大家,他還是聽懂了許多的,比如家人的消息,他就聽得很清楚。對於下壹步有什麽樣的打算,韓先良表示,只要條件允許,身體好轉,他就要回家壹趟,見見親人,拜拜祖墳。對於其它的事,韓先良說,找到了親人,他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完成了,此生足矣!

根據韓先良提供的線索,記者25日清晨7時,從大悟縣城驅車前往韓先良的家鄉。壹路上崇山峻嶺,山道崎嶇險要,近60公裏的路程,記者用時將近2個小時。宣化店鎮黨委書記劉誌、鎮長陳祖平連夜安排人員分別到有關不同記載韓先良出生地的陳河村下塆和龍山村尋訪相關情況。幾經尋訪,記者在宣化店鎮東河區龍山村找到了韓先良同輩分的63歲的韓先信。韓先信向記者介紹,他與韓先良是同宗族兄弟,韓母具體是哪座墓,其侄兒媳萬秀英應該清楚。走過近2公裏的泥濘山路,記者壹行來到龍山村9組樂大塘灣萬秀英的住處。58歲的萬秀英知道記者的來意及二爺韓先良(她說稱作二爺是按同胞排行叫的)的心願時,顯得很激動。關於二爺韓先良母親和嫂子的遺骨的事情,1953年公爹韓先德在韓先良之托下,於當年清明節時對韓先良母親和嫂子的遺骨進行過撿棺合葬在龍山村山門沖韓姓家族祖墳裏。丈夫韓德明在臨終時,為讓後人保護好韓先良母親和嫂子的遺骨墳墓,特意繪制了壹張具體的位址圖,交給大兒子韓東保存著。每年清明,大兒子韓東從河南回龍山村掃墓時,都要到墳墓上添土跪拜,並重新換蓋上三個新的草皮帽子,以作標記。

在萬秀英的指引下,記者見到了蓋有三個新的草皮帽子的韓先良母親和嫂子的遺骨墳墓。萬秀英動情地說,幾十年來,他們韓家壹直惦記著二爺韓先良,也悉心照看著韓先良母親和嫂子的遺骨墳墓。臨行時,萬秀英拉著記者的手眼含淚水地說,這麽多年,俺龍山村人誰不想他們全村人引以為豪的二爺啊,要是二爺能回家鄉走走、看看,那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