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27攻擊機的衍生型號
米格-27D
最初的型別,與米格-23C(截擊型)相比,機輪和尾翼沒有重大修改,但機身重新進行了設計,座艙內側加裝了10毫米厚的裝甲。風檔也增裝了防彈玻璃,可尾也改為可以裝油,但該機沒有空中加油裝置,起落架改用大尺寸低壓輪胎,可在粗糙的野戰機場起落;
在米格-23C基礎上改進的原型,采用新的機頭。可用於白晝襲擊敵地面固定目標。裝壹臺AL-21F-300渦噴發動機,加力推力109.8千牛(11200千克)。起飛重量增大,起落架加強,使用低壓輪胎。裝“背景”激光測距儀,“雄鷹”-23C瞄準器、KH-23導航系統。武器為1門Gsh-23機炮和4000千克的各種炸彈、火箭、X-23激光制導炸彈及K-13空空導彈等。
米格-27J 1981年被西方發現,機頭形狀有變化,上部凸出,下部是泡形模流罩,去掉了翼套掛架上的子彈形天線;
米格-27MB
米格-27的出口型,也是由米格-23改進而來,該機可執行對地攻擊及空戰兩種任務。 米格-27K
1975年研制的米格-27的改進型,主要改裝先進機載設備、機載火控系統和改掛先進武器。可投擲電視制導和激光制導炸彈及X-25MП反雷達導彈,以及混凝土穿甲彈。1977~1982年***生產200架。
米格-27M
在K型基礎上機載設備作了更新和簡化,座艙內裝了電視屏幕顯示器。1978~1983年間生產150架。 米格-27Д
把早期型改裝成M型機載設備的改型,***改裝500架。可以作偵察機使用。
米格-27MЛ
M型的出口型,設備簡化,1982年開始生產。印度仿制。1986年1月印度組裝的飛機試飛。1988年印度生產的米格-27MЛ“勇士”戰鬥轟炸機出廠。至1992年生產165架。印度還以MЛ型改裝“美洲虎”攻擊機的機載設備,其中包括法國的“阿加芙”火控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