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者常樂誰說的典故是什麽
1、知足者常樂出自老子的《道德經》中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咎莫大於欲得,禍莫大於不知足。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2、典故,胡九韶,是明朝金溪人,他的家境很貧困,壹面教書,壹面努力耕作,僅僅可以衣食溫飽。每天黃昏時,胡九韶都要到門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謝上天賜給他壹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說:“我們壹天三餐都是菜粥,怎麽談得上是清福。”胡九韶說:“我首先很慶幸生在太平盛世,沒有戰爭兵禍。又慶幸我們全家人都能有飯吃,有衣穿,不至於挨餓受凍。第三慶幸的是家裏床上沒有病人,監獄中沒有囚犯,這不是清福是甚麽。
3、現常用知足常樂表示,意思是知道滿足,就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