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懷疑過支付寶的花唄賬單是否屬實嗎?
我將幾筆我比較大的月花唄進行了對照,我們看看到底是不是屬實?
比如我3月份的賬單為1464.08元,我經過計算,每壹筆進行了計算機相加,發現沒有錯誤,並沒有出現我們擔心的賬單不對情況。
即使5月份的賬單,只有12.87元,也發現每壹筆都記錄的很詳實,這個月的賬單為10筆,其中主要是乘公交的賬單,另外就是自己支付的相互保,扣除了0.15元和0.23元。
其中相互保等內容就是花唄賬單妳個人覺得不準確的地方,妳可能在支付寶的操作中,設置了自動扣費的功能,可是妳根本不知道到底哪些是自動扣費的,妳可以登錄支付寶客戶端-我的-設置-支付設置-免密支付/自動扣款,查看對應的代扣簽約記錄,按照對應的內容進行刪除解約。
大家不用擔心花唄不準確,妳可以沒事的時候進行核對,真的不準確可以致電客服。
先丟出結論,支付寶賬單結論數據完全不對,和自己的收入以及支出都對不上。支付寶賬單存在巨大的水分!
有朋友看到這話或許會反駁我,他們認為支付寶很強大,強大的系統,賬單上面清楚的記得妳每壹天的消費,這個是可以看得到的,做不了假的,能做假的話,怎麽還會有那麽多人使用?
其實這就是支付寶的高明之處,這麽說吧,就拿支付寶2019年的年度賬單來看,壹個年入5萬的用戶,賬單上面的數據體現15萬,直接給妳翻了3倍,這個正常嗎?顯然不正常啊!
如我開篇所說,支付寶賬單是將數據誇大了的,支付寶之所以這麽做,我覺得是為了給用戶造成壹個假象,什麽假象呢?就是讓用戶覺得自己很有錢,以後就多消費,反正現在很多人都被灌輸了壹種數字金錢的概念。
支付寶年度賬單,壹方面誇大妳的消費,另壹方面,他們手頭有詳實的數據,賬本本來可以做得很細致,但支付寶就是不這麽做,所以我說支付寶已經背離了初心!
用戶要是看到了賬單明細,那麽用戶心理都會對自己的財務很理解,哪些地方超支了,花了錢沒有得到應有的享受,下壹年就會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花費。然而,隱藏了詳細的條目,妳什麽都做不了。
正如我上面說道,支付寶其實壓根都沒有把賬單做細致。就拿我自己來說,我2019年的時候在支付寶的收入應該是3萬元錢,但最後我的賬單卻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字,連我自己都是懵逼的,因為我不知道這多出來的錢是怎麽來的?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和我壹樣,看完支付寶賬單之後,才知道自己原來這麽有錢?
而個人賬單金額之所以變多,我覺得有這個案例能說明點問題,支付寶的基金黃金購買只能從余額寶和儲蓄卡中進行,但是大部分人應該還是選擇直接用余額寶吧。賣出也是回到余額寶裏,這就導致幾次來回,基金總額其實沒怎麽變化,但是消費直接就漲上去了。
結論:我個人認為,支付寶之所以要誇大用戶的年度賬單,無外乎是有以下2點;
1、壹是讓用戶們曬賬單的時候,能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2、給用戶造成壹種假象,那就是讓更多的人以為金錢只是數字,好以後頻繁的使用花唄和借唄。
總之壹句話,我現在對支付寶很失望,支付寶的界面也是我忍受不了的,現在越來越臃腫了!諸位怎麽看?
螞蟻信用749分。我也是懷疑過的,但是自己算壹算壹點都沒有錯。
我是70後老阿姨,每個月花唄在兩千多左右。微信花3000多
最多過年的時候4xxx左右,花唄就是應急用的。現在基本不拿現金,出門就手機支付浙江省公交車不找零,手機支付也非常方便。
女兒現在大學,我也是提醒女兒合理消費。因為上的是民辦大學,四年預計20多萬。所以女兒生活費不會太多就2000壹個月內,超了不給。
我也鼓勵孩子自己創業。因為自己掙的錢才是最安心的,自己可以自由支配。
目前而言,使用最為廣泛的移動支付方式莫過於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這兩種支付形式,不過現在我使用次數最為頻繁的還是支付寶的支付方式,因其操作簡單,而且在下個月的9號之前還款是不收取手續費的,所以花唄的使用還是非常多的,每次在超市購物或者消費都可以支持花唄的。
那麽現在有這樣的壹個問題,大家有沒有懷疑過花唄的賬單是否屬實,可能大家和我壹樣有過這樣的壹種感受,就是明明感覺這個月沒怎麽花花唄啊,但是當妳在還花唄的時候,卻被嚇壹跳,哪裏冒出來這麽多的賬單需要還的,這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是不是支付寶給我們多記賬了。
不過我們回過頭來仔細的想想,像作假賬單這樣的事情,支付寶是絕對不可能做的。其壹,我們在花唄上的每壹筆消費都是有明確的消費記錄的,比如說今天妳用支付寶的花唄買什麽東西,會有壹個賬單,只要我們核對每壹個賬單就會很容易的查出來每個月的花唄是否真實。
最後,以現在的支付寶的體量和聲譽來說,如果做出這樣的事情,無異於自毀長城,把支付寶多年積累起來的信譽都統統的消磨掉了,所以從各個方面來說,支付寶是不會在花唄的賬單上最假的,那麽大家還有什麽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壹起探討!
這個我還真沒有懷疑過
因為他的每壹筆支出都有明細
再加上我沒有經常查看賬單的習慣
壹般都是出賬單的日子會看壹下用了多少錢
錢少的時候看壹下就完了
錢多的時候會查看壹下自己支出了哪些
目前來看壹切正常
不過我想支付寶的用戶量這麽多
馬雲旗下還有這麽多其他產業比如淘寶 阿裏巴巴
他應該是不會用造假來獲取收益
沒有懷疑過花唄,但每次還花唄的時候都懷疑自己有嚴重的人格分裂癥,要不然為什麽每次要還的金額都比我印象中的要多?
不過當我打開賬單壹筆壹筆核對消費記錄的時候,發現事實就是如此,花唄並沒有撒謊。不得不說,花唄無需利息借錢給我們,確實讓我們的不理性消費變多了。記得十年前,買東西要用現金支付,畫個幾百上千老心疼了。去年,買東西用支付寶支付,指紋壹按就付款成功了,壹點感覺都沒有。現在,買東西用花唄支付,買完余額還不變,過幾天就忘的壹幹二凈。不得不說,馬爸爸把消費者的心理研究地很透徹啊!
而且,作為壹個千億市值的公司,也沒有理由會來坑我們的錢。之前筆者有個親戚支付寶和花唄被盜刷八千多塊錢,警方立案調查壹個月後確認被盜。雖然嫌疑人沒抓到,但支付寶全額賠付,這點還是很贊的!
與其懷疑花唄賬單,筆者更願相信三大運營商的賬單造假,尤其是移動。從筆者上大學以來,用的壹直都是移動卡,但筆者從來都沒有看懂過壹次移動的賬單。什麽增值服務、存送、抵扣等,壹個低消58的套餐,每個月莫名其妙扣我上百塊錢話費。
理論上講是不需要懷疑的,有馬雲坐鎮還不至於坑我們那塊吧毛的。不過說起對某月賬單有所懷疑,估計是很多人都有過的經歷,必定現在網上購物太方便,數字貨幣支付又讓人不知道心疼,所以壹月下來壹看賬單通常會大吃壹驚,那時候估計腦子裏就壹個念頭:花唄妳在逗我嗎?我哪裏花過那麽多錢了!!!!這時候就忍不住要扒拉出賬單核對壹下了,不過結果都壹樣沒有找出漏洞,最後不得不承認這筆“巨款”的確是我本人花的!
對此很多網友表示,與其懷疑花唄,不如多查查移動賬單…還有很多APP,例如閱讀,音樂等都沒有打開過的也收了業務費,每個月十多元的業務費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花唄也好,信用卡也好,人家都是有身份的人,都有嚴格的內控制度和業務流程,絕不可以造假。也許有壹點點可能會發生點錯誤,但是造假絕無可能。
其實自己心裏很明白,花唄的賬單,信用卡的賬單統統都不會錯的。要是錯了,就參考第壹條。只要發現花唄的賬對不上,信用卡的賬對不上,壹定要記得先從自身找原因,不要想別人的不是,要先找自己的原因。
以支付寶現在的體量,花唄的使用率來看,這種懷疑其實大可不必。現今中國 社會 的消費主體,不算那些官紳富豪、二代,有幾個手機裏沒有支付寶?而支付寶的花唄在我看來是推動了中國消費水平的。
我自己就很多次網上購物、商場購物依賴了螞蟻花唄達成的交易。打壹個比方,在花唄出來之前,我每月薪資下來的時候,為了能合理收支、攢錢,我會固定拿出壹部分投入到定期理財裏。
這樣壹方面防止了自己亂花錢、或者說花不必要的錢,另壹方面因為跟媳婦達成要攢錢的***識,在沒有現金流的時候,她逛商場、網上商城時,就能大幅度減少下單的頻率,這才是最大頭。定期理財其實還有壹個好處,就是別人跟妳借錢了,妳可以說錢在定期裏,實在不好意思。當然,妳沒有存定期,妳不想借的時候,也可以說在定期裏,畢竟網上大平臺的定期確實比銀行利息高多了。
題外話:玩p2p還是認準大平臺,BAT這種類似背景,直屬金融機構,跑不了廟。不要盲目追求高利息的小平臺,小平臺說沒就沒了的。
上面話外扯了下P2P,拉回來說花唄。有了花唄後呢,我自己的消費、特別是我媳婦的消費,就沒能限制住。因為下月薪資壹下來,花唄分分鐘就了事了。有了這種心態,消費的欲望其實就壓根沒能限制住。我媳婦網上買了太多在我看來沒必要的東西,還有逛商場、超市的時候也是,花唄預支付,付款真的毫無壓力,有的時候還會買多。
花唄這麽壹個全民信用支付的平臺,妳懷疑它賬單的真實性的時候,稍微想壹想就可以放下心來。它要是造假,被咱們神通廣大的網友曝光了,它的品牌損失多大?對支付寶品牌的影響有多大?造假成本太大,大到阿裏巴巴都沒法hold住,暗地裏多少資本等著阿裏犯錯出拳呢。
另外妳要是還不放心,有壹個叫花唄賬單的東西,妳是可以隨時去瞅瞅,這個月的消費妳還是能有印象的吧。 上圖:
點進去,妳的消費詳情壹目了然, 透明,很透明 的那種。
與其懷疑這種沒譜的事,還不如多多賺錢,早日擺脫花唄受眾的階層。 ***逸
1、肯定有懷疑過花唄,而且每次還花唄的時候都懷疑自己有嚴重的人格分裂癥,要不然為什麽每次要還的金額都比我印象中的要多?
不過當我打開賬單壹筆壹筆核對消費記錄的時候,發現事實就是如此,花唄並沒有撒謊。不得不說,花唄賬單很準。
2、馬老板推出花唄就以“信用即財富”掛鉤,現在流量發展這麽大,應該不會自毀長城吧。
3、在我印象中,花唄異常客服會主動跟進的,查詢並聯系接觸確認,還是比較給力的哈。
4、花唄雖然感覺是壹串串數字,但確實改變了我們生活的許多習慣。
從工作開始就使用支付寶,當時只是用它進行簡單的消費付款(如電話費、購物),慢慢有了壹定的信用分,有了借唄、花唄額度,現在也是支付寶的忠實粉絲了,基本所有消費都通過支付寶,比較信任,從未懷疑過賬單的真實性,每月還款時會懷疑自己為什麽會花這麽多錢,還完後又繼續花,可能是因為錢不是在眼前消費,網絡的付款會蒙蔽我們的雙眼吧!但不可否認支付寶的很多功能都帶給了我們方便,後期還是會繼續使用支付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