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號航天員第二次太空漫步具體情況如何?
8月20日上午,神舟十二號“太空出差三人組”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迎來第二次出艙活動。本次,由聶海勝、劉伯明出艙作業,湯洪波留在艙內執行指揮與協作任務。直播信號顯示,上午大約11點10分,地面指揮向兩名出艙的航天員喊話,二人可以來個互拍。
聶海勝、劉伯明隨後將身上的攝像機對準彼此,畫面捕捉到了非常難得壹見的場景。此時的劉伯明幾乎是“掛”在空間站,聶海勝看上去像“站在機械臂上”,背景是我們蔚藍色的地球家園。
據悉,本次出艙任務主要有三項,包括安裝艙外的熱控擴展泵組、擡升艙外全景攝像機、以及組裝艙外工具箱。
按計劃,在軌駐留三個月後(預計下個月),三名航天員將搭乘返回艙回家,首次在沙漠地區的東風著陸場著陸。
“北京明白”講述地面飛控故事
在神舟十二號直播中,除了太空中的三位航天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以下簡稱為“北京飛控中心”)裏,壹群航天飛控人不分晝夜地密切關註著太空,發出壹道道動作指令,保障航天員後續在軌工作和生活的安全。
由於工作強度大、任務要求高,這裏也被稱為“大魔王單位”。近年來,北京飛控中心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年輕面孔。他們為了任務,30個小時廢寢忘食;他們在面對國家級重大航天項目時,果斷、淡定,不亂陣腳;他們在走紅網絡時,卻希望大家多關註鏡頭之外的崗位。
神舟十二號任務直播時,多次喊出“北京明白”的飛控中心北京總調度高健引發網友關註。帥氣的面龐和沈著的聲音圈粉無數,網友親切地稱他為“北京明白”“北京大明白”,紛紛留言說“就是這個小哥,小分屏都擋不住他的帥氣”。
據高健介紹,執行飛控任務需要技術線和指揮線的支撐,調度崗位是中間樞紐。“我們是指揮和信息的神經中樞。正常情況下要推動任務按計劃進行,發生異常情況要第壹時間反應,組織處置和計劃調整。”
高健笑稱,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喊調度、打電話和“吵架”。他解釋說,總調度是各個系統的交界面,要協調各方需求和問題,溝通量很大。在值班時,用調度口令安排工作。不值班時,“打電話”占據他大部分時間。
“吵架”則是壹個玩笑式的比喻。“航天任務需要各系統密切配合,才能確保任務成功。‘吵架’對我們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高健解釋道,大家經常因為技術狀態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拍桌子。但這都是為了把任務幹得更好,把設計做到最完美。走出會議室,同事們立刻有說有笑,體現出團隊對科學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