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金庸笑傲江湖有什麽用意

金庸笑傲江湖有什麽用意

“笑傲江湖”源自吳承恩著《西遊記》中壹句詞。源自吳承恩著《西遊記》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中漁夫的“西江月”詞中壹句 “得來烹煮味偏濃,笑傲江湖打哄。”

聰明才智之士,勇武有力之人,極大多數是積極進取的。通常的道德標準把他們劃分為兩類:努力目標是為大多數人(包括國家、社會)謀福利的,是好人;只著眼於自己的權力名位、物質欲望而去損害旁人的,是壞人。好人或壞人的大小,以其嘉惠或損害的人數和程度而定。政治上大多數時期中是壞人當權,於是不斷有人想取而代之;有人想進行改革;另有壹種人對改革不存希望,也不想和當權派同流合汙,他們的抉擇是退出鬥爭漩渦,獨善其身。所以壹向有當權派、造反派、改革派以及隱士。

中國的傳統觀念,是鼓勵人“學而優則仕”,學孔子那樣“知其不可而為之”,但對隱士也有極高的評價,認為他們清高。隱士對社會並無積極貢獻,然而他們的行為和爭權奪利之徒截然不同,提供了另壹種範例。中國人在道德上對人要求很寬,只消不是損害旁人,就算是好人了.

曲諧令狐沖是天生的“隱士”,對權力沒有興趣。盈盈也是“隱士”,她對江湖豪士有生殺大權,卻寧可在洛陽隱居陋巷,琴簫自娛。她生命中只重視個人的自由、個性的舒展。唯壹重要的只是愛情。這個姑娘非常怕羞靦腆,但在愛情中,她是主動者。令狐沖當情意緊纏在嶽靈珊身上之時,是不得自由的。只有到了青紗帳外的大路上,他和盈盈同處大車之中,對嶽靈珊的癡情終於消失了,他才得到心靈上的解脫。本書結束時,盈盈伸手扣住令狐沖的手腕,嘆道:“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終身和壹只大馬猴鎖在壹起,再也不分開了。”盈盈的愛情得到圓滿,她是心滿意足的,令狐沖的自由卻又被鎖住了。或許,只有在儀琳的片面愛情之中,他的個性才極少受到拘束。

人生在世,充分圓滿的自由根本是不能的。解脫壹切欲望而得以大徹大悟,那是佛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涅盤”,不是常人之所能。那些熱衷於政治和權力的人,受到心中權力欲的驅策,身不由己,去做許許多多違背自己良心的事,其實都是很可憐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要退隱也不是容易的事。劉正風追求藝術上的自由,重視莫逆於心的友誼,想金盆洗手;梅莊四友盼望在孤山隱姓埋名,享受琴棋書畫的樂趣;他們都沒法做到,卒以身殉,因為權力鬥爭(政治)不容許。政治,存在於任何團體組織之中。王蒙先生說,讀到本書“金盆洗手”時曾經流淚,相信便是為此。

對於郭靖那樣舍身赴難、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大俠,在道德上當有更大的肯定。令狐沖不是大俠,是陶潛那樣追求自由和個性解放的隱士。風清揚是心灰意懶、慚愧懊喪而退隱。令狐沖卻是天生的不受羈勒。在黑木崖上,不論是楊蓮亭或任我行掌握大權,旁人隨便笑壹笑都會引來殺身之禍,傲慢更加不可。“笑傲江湖”的自由自在,是令狐沖這類人物所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