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3·1深圳寶安機場重大交通事故的事故警示

3·1深圳寶安機場重大交通事故的事故警示

疑點壹:壹腳油門致9死23傷

從官方通報和目擊者的描述中還原事故現場,這場車禍相當慘烈。深圳機場離港平臺是壹處行車高架,根據深圳市公安、消防、網信辦等部門對事故的通報,肇事車輛把5人直接從平臺上撞得翻過護欄、摔到了橋下。在等候救援的過程中,橋上2人、橋下3人已經失去了生命跡象。截至新華網發稿時,事故已造成9人喪生,23人受傷,其中5名傷者情況仍然危重。

疑點二:高架車道變身“觀景平臺”

如果這條行車道的護欄邊沒有行人駐足,豪車剮蹭混凝土護欄,大抵會是壹場“破財擋災”的普通事故,在這段單向六車道的路段甚至可能不會造成很長時間的擁堵。但由於這處平臺地勢高、視野開闊,距離停機坪又只有咫尺之遙,T3航站樓投入使用後,行車高架竟然變身為“觀景平臺”,為慘禍的發生埋下了伏筆。

疑點三:不該發生的慘禍應向誰問責?

深圳機場在事發後表示:“航站樓啟用後,機場每天安排巡邏人員,對在離港高架上看飛機的人員進行提醒和驅離。機場方面將對離港高架橋加建圍欄和提醒標識,同時繼續加強巡邏和驅離。”但事實證明,機場管理方的“提醒”和“驅離”收效甚微。

對於深圳這樣的壹線城市而言,民用機場是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壹,對於如此明顯的安全隱患,交通管理部門為何竟然視而不見?離港平臺變身“觀景平臺”,不少偶爾到訪機場的旅客甚至周邊居民壹清二楚,為何管理方卻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 新手不熟練+操作錯誤或是主要禍因

1、新手技術不熟練

雖然肇事司機楊某已經取得駕照3年,但從其同車男友的描述中(“後方車輛連續鳴笛,造成其高度緊張”),我們可以發現楊某的駕駛技術並不熟練。楊某很有可能只有3年“證齡”,而非3年“駕齡”,這也是目前很多新手的特征。

2、操作失誤導致車輛失控

出租車司機楊師傅是其中壹名目擊者:“當時有壹整排人站在橋上看飛機,差不多有二三十人,他們在靠近高架橋邊緣處站著看起飛的飛機。當時有十幾人躺在地上,其中老人居多,部分被撞至橋下。”

根據目擊者的表述,我們猜測,被後車連續鳴笛催促後,肇事司機可能由於慌亂,導致出現“油門當剎車”之類操作失誤,造成車輛失控繼續往前沖撞。 圍觀人群、現場車輛和機場管理都有責任

1、圍觀人群在行車道違規停留

很多人在獲知這起事故之後,都會有這樣壹個疑問:事發地點並非人行區域,為何會聚集了這麽多人?據當地網友介紹,事發地點是客車專用車道,但觀看飛機起降的視野最好。事發當天是周末,不少市民帶著老人孩子出來看飛機,還有壹些候機的乘客也從大廳出來透風。

行人在行車道上行走或停留,本來就是危險行為,而行人在高架橋的行車道上停留,則是嚴重的安全隱患。此次事故之所以造成如此嚴重的傷亡,正是因為事發地聚集了很多人。現場圍觀人群安全意識淡薄,在這次事故中也有壹定責任。

2、機場管理措施嚴重缺失

既然高架橋上並不允許行人進入,為何會有如此多的人在上面看飛機?難道機場沒有相應的管理措施?

3、現場車輛違規連續鳴笛

還有壹點需要我們註意的是,據肇事司機同車男友反映,肇事車輛在事發前被後車連續鳴笛催促,導致肇事司機高度緊張。我們平常開車等紅綠燈時,或遇上路面擁堵時,經常可以遇到後車連續鳴笛催促前車快走的事情。依照交規,城區範圍內是禁止鳴笛的,連續鳴笛的行為不僅錯誤,而且制造噪音,容易導致其他駕駛員心情煩躁或受驚嚇,影響行車安全。此次事故當中,若肇事司機男友的說法屬實,那麽在肇事車輛後面連續鳴笛催促的車輛也難逃責任。

警示總結:由於目前官方公布的事故信息十分有限,而且疑點重重,我們也只能根據已有信息對事故原因進行合理的推斷和猜測。目前大家最關心的是,事故現場的監控視頻到底何時公布?後車是否能提供事發時的行車記錄視頻?肇事司機男友的證詞是否屬實?

慘烈車禍已經發生,我們只能從車禍當中吸取教訓,避免自己重蹈覆轍。作為行人,我們應該遵守交通規則,不要在行車道上行走或停留;作為駕駛員,我們應該提升自己的駕駛技能,遇上情況時應冷靜應對,也不要有習慣鳴笛這種壞習慣。道路安全環境,需要各個方面***同維護,但願這次車禍敲響的警鐘,能為大家起到長久的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