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佛手瓜分有刺和沒刺品種,哪個品種的品質更好?

佛手瓜分有刺和沒刺品種,哪個品種的品質更好?

  佛手瓜的品種有20多種,我國目前普遍栽培的大多為綠皮和白皮兩個類型。綠皮種植株長勢強,莖蔓粗壯,分枝力強,抗性強,栽培容易,果實圓錐形,皮上有剛刺,色綠,肉瘤較密,產量高,但品質較差;白皮種莖蔓較細而短,分枝力較弱,結瓜少,果形也較小,光滑無刺,皮色淡綠或淡黃,肉瘤少而疏,肉質致密,味糯,質佳,但產量較低。生產上可視市場需要和栽培條件做出選擇,如產地土壤肥沃,肥水條件好,能做到精細管理,則以選種白皮種為宜,反之宜選用綠皮種。 

佛手瓜,通常是沒有刺的。不過有些品種在瓜的表面,是會有小肉瘤和毛刺。如果要問哪種佛手瓜品質好,肯定是無刺的好。原因和大家講下:

1、在我家鄉福建那邊,關於佛手瓜的栽種也是比較久遠的,因此也有當地自己的品種。壹個是古嶺合掌瓜,壹個是白皮佛手瓜。這兩個品種都是外皮光滑,沒有肉刺的。不過聽說後來出的福佑品種,有些瓜果是有硬刺的,但這也只是個別的,這個品種比較早熟。

2、至於其他地方,在山東也將綠皮和白皮佛手瓜進行雜交,也培育出自己的新品種。有沒有刺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我個人認為,也可能存在個別會有刺,而在雲南的青皮佛手瓜,是有硬刺。

3、從生產佛手瓜者來說,如果是無刺的管理采摘,肯定是會比有刺的要方便些,如果瓜皮外面帶有刺,容易紮到手。而在終端市場消費者來講,因佛手瓜多數是無刺的,有些人以為這種有刺的是過嫩或過老,我想應該會影響到銷售。

4、而在品質上,據我查詢在雲南有刺的青皮佛手瓜的品質,是不如無刺的。還有個就是新培育的佛手瓜,只是將成熟時間提早了,也只是個別有變異出有刺來。或者是將產量低的白皮瓜和青皮雜交,提高產量,至於品質上,新品種應該是比老的要好,要是不如老的就不值得推廣了。

綜上所述,佛手瓜在栽種的品種上,只有白皮和青皮之分。在雲南原先是有硬刺的佛手瓜,不過它們的品質是稍次的,而佛手瓜多數品種是沒有刺的。再考慮到采收運輸時,如果有刺容易紮壞瓜皮,自然以無刺的佛手瓜要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