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並不是生下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奮敏捷去求取知識的人。
出處: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譯文:
孔子說:“我並不是生下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奮敏捷去求取知識的人。”
擴展資料:
司馬遷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這樣記載道:“有壹天,陳子禽問孔子的學生子貢:‘仲尼從哪裏學到這麽廣博的知識呢?’子貢回答說:‘文王和武王的治國之道沒有完全沒落,賢人記住重要部分,而不賢的人只記住很少的壹部分,這些都表現文王和武王的道,我的老師怎麽會不學呢?他沒有固定的老師啊!’”從另壹個側面佐證了孔子好學樂學的真實性。
為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和視野,孔子壹有機會就外出遊學。據記載,孔子第壹次到當時的京師洛邑時,便拜見大夫萇弘,向他請教古代歌舞和音樂理論。在萇弘老師面前,孔子畢恭畢敬,認真傾聽他的講解,並且經常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看法。
孔子視野的廣闊、知識的豐富以及見識的卓越,都博得萇弘的高度贊賞。從此之後,孔子在京師洛邑也成為小有名氣的人物,當時的壹些學者也紛紛前來拜訪,向孔子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