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造景的基本步驟魚缸造景有哪些方法
壹、魚缸造景的基本步驟
1、鋪放基肥底砂
長效基肥的使用應該在魚缸還沒放水前就要鋪在魚缸底層,然後再鋪壹層幹凈的砂子,砂層的厚度至少要5公分以上,砂層太薄會使種植時水草容易浮起來,而且對水草以後的生長也不太有利,砂層太厚則導致水草不能好好吸收到基肥而不能健康生長,而且在以後的時間裏因為雜質沈澱過多易導致導致底砂發黑,破壞水質和水草生長。所以建議砂層的厚度控制在5-8公分。
2、放水
種水草前應把缸子放水至少七分滿以上,這樣水草才能挺直在水中,且造景時比較容易抓角度,如有使用基肥,放水時要緩緩註入,不要讓水流沖擊底砂把基肥揚起造成汙染。
3、挺枝
水草經過長時間的包裝運送往往會扭曲變形,這時候用來造景較不好拿捏,如果能先將水草整束的沈水插在砂中壹天,讓水草自然的伸展挺直,這樣在造景時就能得心應手。
4、修剪
種植水草之前將部份水草過長的根須、發黃殘破的葉子以及長有青苔的枝幹葉片用簡單修理掉,使造景美觀的同時也有利於水草種植以後的生長。
5、輔助工具
種水草壹般可直接用手將水草根部直接埋入沙中即,但也可用水草夾或是鑷子,使種植水草更加順手。
二、魚缸造景有哪些方法
1、三度空間水草魚缸造景
除了能欣賞到水中的造景外,水面上也要有造景。要領:通常利用敞開式的魚缸,再配上吊頂懸掛式的燈具,才能更好地表現出三度空間水草造景的生長美感,布景時可多用壹些挺水性和浮水性的水草,這樣便能欣賞到水中和水上造景變化的樂趣。三度空間水草造景缸是屬於難度較高的造景方式,因為它需要較高級的配各,造景時考慮的問題也較多,是壹種很有挑戰性的造景方式。
2、階梯式造景法
適合貼壁式造景魚缸,基本造型是由後景水草逐漸往前景呈階梯狀的布景手法,著名的荷蘭式造景屬於此法。要領:先擺放搭配素材,如石材或流木,擺放時應註意材質的紋路理跡,在不規則的材質上要表現出有規則的律動,同樣的幾塊木頭石頭,不同的擺設角度就能產生不壹樣的效果,搭配的素材和水草之間要連接在壹起,不問斷,才會有連續的整體感。開始時後景可種植壹些生長速度較快的水草,前、中景種植生長較慢的水草。除了前景草,每種水草盡量壹叢壹叢地種植,壹個魚缸裏同種水草最好只有壹叢,每叢水草的大小和排列方式盡量呈不規則狀,才不會使造景太死板。原則上階梯式布景法是前景往後景逐漸增高,但也可點綴幾棵較高但生長不太茂密的水草作為前景,更能顯現造景的立體感。
3、雙面式布景法
大多是在隔間式造景的魚缸中布置的兩面都能觀賞的布景手法。要領:原則上與階梯式布景法的造景要領是壹樣的,只是由於顧及到兩面的觀賞性,所以造景時兩邊都要有美感。可以把魚缸的中間線做為種後景草的位置,再由兩邊種植中景和前景草,這樣更能凸顯造景的層次感與立體感,尤其是在寬度不是很寬的魚缸,這種手法更能顯出雙面造景的趣味性。
因此,在我們家裏養魚的時候,選購魚缸,我們要學會自己造景,這樣才能給我們的魚兒提供壹個舒適的環境,現在魚缸的造景布置有很多,希望上文的介紹能給大家提供壹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