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陶勇”壹案將醫患關系推向風口浪尖,如何改善醫患的現狀?
陶勇是北京朝陽醫院的壹位著名的眼科醫生,而他受到人們的關註,是因為他遭遇了壹次非常惡劣的傷醫事件:他被自己的壹位患者用菜刀砍成二級重傷。
保住了患者的視力,自己卻最終受到傷害陶勇是壹位能力和水平非常高的眼科醫生,年輕有為的他不僅發表了很多篇論文,而且還救治了無數人的眼睛,替患者找回了光明。
而且陶勇還非常善良,在看到壹個個因為疾病纏身而又家境貧困的患者後,陶勇無數次自己掏腰包,就是為了能夠給予患者更多支持和幫助。
這次傷醫事件的兇手崔振國竟然也是陶勇醫治過的壹位患者之壹。在陶勇為其做手術,保住了崔振國的壹部分視力以後,崔振國不但不感激,反而心生怨氣,他認為自己的傷病和困境,都是醫生帶給他的。
2020年1月20日,崔振國攜帶兇器闖入陶勇的診室。當時陶勇正在給病人看病,而崔振國直接走到起身後拿起兇器就猛烈揮向陶勇的後腦部位。
後來經過陶勇的奮力逃脫,同時還有很多勇敢的陌生人對崔振國進行阻攔,陶勇才最終保住了性命,而他也因為這次被砍,而使得他的左手無法恢復到原來壹樣,也因此,陶勇再也無法給任何壹個病人做手術了,令眾人為其感到痛惜。
醫患關系的改善,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協調這起事件發生後,醫患關系也再次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而如何才能真正改變現狀,減少傷醫事件的發生,成為了很多人思考的問題。我認為當下給醫院配備完善的安檢制度,是能夠壹定程度減少傷醫事件發生的。
除此以外,陶勇後來寫的壹本書《目光》也提到了他自己對於醫患關系改善的看法,他認為可以設立不同等級的醫療機構,培養家庭醫生,讓人們能夠生小病的時候在社區醫院看病,而比較嚴重的病再去大醫院、三甲醫院看病。這樣就能夠很大程度減少大醫院中的患者聚集程度,能夠讓專業的醫生更能發揮用武之地,而不是將大量時間都花費在看小病上。
我認為這些方式都是可以改變醫患關系的方式,但是要執行起來肯定需要多方面、多部門的協調和努力,而且也不是壹朝壹夕能夠改變的。但是我們依然要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努力,這樣才能早日改善醫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