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音箱怎麽制做
1、首先確定音箱的用途:
是用在電腦上還是用在功放上或其它設備上使用;
2、確定音箱的類型:
是有源音箱還是無源音箱;
3、確定音箱的音質級別:
是普通音箱還是發燒音箱,主要用來聽歌曲還是聽音樂還是看電影;
4、購置零配件:
以上3點確定後,妳就可以大概有個想法是要什麽音箱了。
比如想用在電腦上,就需要有源音箱,就是要配備功放板、電源等。
主要聽流行歌曲、兼顧看電影、很少聽古典音樂,可以考慮全頻音箱或二分頻音箱,就需要兩只全頻喇叭,或兩只高音加兩只中低音喇叭加兩只二分頻分頻器。
以15W*2的二分頻小有源對箱為例,配件需要兩只5W8歐姆的高音,兩只10W8歐姆的中低音(也可以都用4歐姆),壹塊2*15W的功放板,壹只30W的電源或電源變壓器加整流濾波組件。還有就是木板,可以使用10mm~15mm厚的中密度板,也可以使用實木板。如果想要低頻下潛深點,還需要兩只倒相管。
音箱腳墊、螺絲釘、消音棉、密封自粘海綿條、白乳膠等材料,還有切割、打洞、開孔等工具。
5、畫圖紙、做箱體:
這是以前用草圖大師設計的音箱圖紙:
根據喇叭廠家建議的箱體容積設計箱體,主要註意音箱內容積長、寬、高不要有整數倍。開孔最好用開孔器,除了音箱面板的布局,還要綜合考慮功放板、電源變壓器、整流濾波組件、分頻器、音量旋鈕、音頻輸入插座、電源線或電源插孔、如果需要帶耳機還要考慮耳機插孔、接線柱。
6、裝配:
喇叭與面板開孔之間要墊密封材料,上螺絲之前壹定要用電鉆打孔然後上自攻釘。箱體內部最好有加強筋。除了留壹塊維護板不要上白乳膠,其它各板與板或板與筋之間都用刷膠。功放板、分頻器最好用銅柱加螺絲與箱體固定,音量電位器、音頻輸入插孔等也要註意防止漏氣。箱體中的線材都用薄海綿或其它吸音材料包裹,防止線震動,箱體內壁滿鋪10mm~20mm厚吸音棉。
7、煲機:
音箱裝配好後,連接音源、電源,小音量播放舒緩的輕音樂兩天(每播放4~5小時關機休息半小時)後,再中等偏高播放流行歌曲兩天,最後可以大音量播放大動態的舞曲之類的兩天。完成煲機後聲音就好聽了。
8、以我剛剛完工的壹對箱子為例計算成本:
1寸高音5元*2、3寸中低音9.8*2、分頻器12*2、倒相管0.8*2、tda7297功放板6.9*1、12V2A電源18*1、音箱腳墊0.8*8、螺絲銅柱等約10,電源線、音頻線(用鍍銀屏蔽線加3.5mm插頭)自制約20。總成本合計120元另加板材,木板我是使用家裏的零碎實木板沒有花錢。
我做的音箱內部尺寸是前面板寬7cm、側板11cm、高20cm。
經過煲機後音色中高音甜美、低音渾厚有力,比市場上200元級的2.1有源音箱效果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