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景泰藍制作工藝流程

景泰藍制作工藝流程

景泰藍制作工藝流程有制胎、制絲、膘絲、掰花、上花、平活、點藍、燒藍、打磨、設計。

1、制胎:

景泰藍制品既有裝飾性強於實用性的瓶、罐等器,也有純作擺設用的人物、動物、水果造型。無論哪類產品都要先制作胎體,再以掐絲琺瑯裝飾。能完全用機器制胎的品種有限,很多器形仍需手工或半手工制作。

制胎要先做模具。模具制好後,裁取銅板(通常選用紫銅)制作胎體。如用機器加工,較易做到器形規整和對稱。

若以純手工或半手工的方式采用剪切、捶打、焊接等工藝制作,難度就很大,需要豐富的操作經驗和良好的技術水平。最難的是要保證胎體薄厚均勻。否則在燒制過程中會因膨脹度不壹使琺瑯釉崩裂。

2、制絲:

胎體完成後,需制作、粘接銅絲花紋,稱作“掐絲”。制絲時要把圓柱形銅絲壓成扁絲。不同尺寸的作品要用不同寬度的銅絲。

3、膘絲:

有些不規則圖案需用單獨的銅絲來彎制,有規律、尺寸統壹的圖案則將幾條銅絲合並起來彎制。通常根據絲的尺寸和圖案的復雜程度把6根、8根或10根絲用豬皮膘並列地粘連在壹起。純手工年代是將並列的銅絲均勻地纏繞在秫稭稈上,再在銅絲表面刷豬皮驃。

晾幹後取下,截成所需長度。1958年研制了膘絲機。可解脫部分手工勞作,效率提高了50%,膘出的絲更加勻致。

4、掰花:

把粘連的組絲切割成所需長度,再用工具彎成所需圖案線形,稱作“掰花”。掰花是純手工勞作,需要敏銳的眼力、對圖案的準確理解、對工具的純熟把握以及熟練的操作。掰好的花要放到火裏燒過才能用,因掰制過程中,銅絲的柔韌性變劣,不易在胎體上粘平。

退火後柔性變好,又可以除去粘連的膘痕,使絲花便於分開。最後把圖案線形壹壹分開,用白芨粘到器胎上。

5、上花:

亦稱粘絲,即將掰好的花壹壹分開,再粘接到胎體規定位置。花絲只經粘接並不牢固,為增強牢固度還要焊接。這道工序壹般要進行兩遍,以確保花絲在胎體焊牢。

6、平活:

燒焊的胎體表面布滿了燒過的焊藥、白芨形成的雜質,若不清除會使色面出現由氣泡形成的砂眼,所以需要用稀硫酸泡煮,無論用哪種方法,都要將掐絲胎體煮成略帶粉紅的銀白色才算成功。上述壹系列操作可能造成胎體局部變形,所以還須整形,稱作“平活”。

7、點藍:

掐絲景泰藍所用顏料是琺瑯釉料。在琺瑯釉中加入適量助溶劑、著色劑便成為不同顏色的彩色琺瑯釉料。往絲胎填釉料的工序叫做“點藍”。點藍需用特制的長柄藍槍,鏟著釉料壹點點往絲空裏倒,以及用玻璃吸管吸取釉料。

8、燒藍:

上完第壹遍顏色後要燒壹遍。燒結後顏料會收縮,於是第二遍點藍並再燒壹遍,稱作“點二火”。有些產品燒二火還不夠,還要燒三火乃至四火才能完成。

9、打磨:

制品必須經打磨才能使釉料平整、銅絲均勻出露。打磨時先用金剛砂石再用布輪,最後用木炭擦拭光亮。

10、設計:

景泰藍設計猶如戴鐐銬的舞蹈,要在繁瑣的工藝制約下表現美麗,難度是很大的。例如由於琺瑯釉的制約,不能有大面積的塊面,否則易於崩裂,紋樣要以很多邊線切割,有金屬線邊的維護,琺瑯釉才會穩周。

又如繁多的金屬絲裝飾使生產制作很費時間,為了提高制作效率,就要設計壹些重復性的圖案,使手工生產中實現局部性批量操作。單個紋樣的形式是整個設計的核心。好的單個紋樣無論采用二方連續、四方連續抑或散漫鋪排,都不會有單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