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剝大蒜米

剝大蒜米

又放暑假了,我走過公社脫水廠的舊址,想起了30多年前剝大蒜米的往事。

1982年夏天,我們公社大力響應上級“人民公社辦工業”的號召而建成的公社脫水廠馬上開始投入生產了。在那時,壹個公社建成脫水廠可是全公社乃至全縣的大事,全公社的人們都在相互轉告這壹福音,期望著脫水廠能夠給人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脫水廠首先向全公社各個村召集了不少年輕的臨時工,大約有100人吧。在那時,且不說每月能有令人羨慕的40元的收入,本身能夠在社辦工業裏幹臨時工的身份就是很榮耀的事。他們都是公社幹部親朋好友的子女和村幹部的子女,而公社幹部的子女壹般是不屑幹的,如果幹,最起碼也是技術員、坐辦公室的工作。我們村裏去的3個人都是村幹部的兒女,還有壹個是農業銀行職工的未過門兒媳婦。

普通的壹家壹戶村民,在脫水廠的“增加全公社人民的收入”的口號中,能夠得到的就是全家老小齊上陣進行原材料的分揀、初加工、清洗等等,以壹天忙碌獲得相當於壹個臨時工日工資的報酬。自1982年開始,直到1986年,我家每年暑假都參加了剝大蒜米的加工活,因為我們姊妹幾個都放假在家,正是勤工儉學的好時候。

要想參加剝大蒜米的活,就要去公社脫水廠的大蒜倉庫領取大蒜,回家後全家動手。先用小刀削去蒜瓣底端的黑頭,放入小瓷缸裏,放入沒過蒜瓣的水,泡壹會,然後壹人穿著軟底鞋進入缸裏,慢慢踩踏。在鞋底的作用下,蒜瓣相互摩擦,蒜皮就會逐漸脫落。根據缸裏蒜瓣脫皮的程度,適時倒出來撿出已經脫皮的蒜米,把沒有脫掉皮的蒜瓣再放入缸裏繼續加工,直至全部脫皮成功。踩踏脫皮的時候,動作要輕,不能是跺腳,以防止踩碎蒜瓣,基本上是靠體重起作用的。瓷缸要放在墻邊或者壹棵樹旁,踩踏時用手扶著,是為了能夠站穩。

壹家人忙忙活活的壹天最多可以剝60斤的蒜米,壹般情況下,只剝30,40斤就行了,畢竟家裏還有其他的事情的。把白白的大蒜米泡在水裏,第二天送到脫水廠稱重交上,按照7%的去皮率收取蒜米,少交了就扣錢,漲了就獎勵,每斤的加工報酬是3分錢,這樣壹個暑假,壹般能夠攢到50元錢。不要小看這50元,1983年我上初中,壹學期只交6元學雜費,1986年上高中,壹學期只需交30元的學雜費。

在那幾年的時間裏,每到暑假,我們公社每個村頭巷尾,都是三三兩兩剝蒜皮的人們,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有壹個依墻依樹的瓷缸,更有壹股濃郁的大蒜味,蒜皮也是到處都是——當我們為了國家出口創匯付出勞動、獲得報酬時,也使我們的環境受到了傷害。

我承擔了領蒜頭和送蒜米的任務,也基本上幹了全部踩踏蒜瓣工作,只有削蒜頭時,才是全家都動手的。領蒜頭送蒜米時,要騎車來回多次,冒著大雨是經常的事,踏著泥濘更是家常便飯,還要挨號排隊;踩踏蒜瓣的活更是讓妳汗流浹背的。那幾年暑假,我和我的玩伴家裏都在剝蒜米,都過得很是充實。後來,脫水廠逐漸擴大規模,引進高級的自動脫皮機、烘幹機,需要的工人數量逐漸減少,最後根本就不用人工剝皮了。現在想壹想,那時的我和我的玩伴真是皮實,現在的孩子們真是享福了。

我和玩伴們曾悄悄地湊近脫水車間看過那些臨時工的工作,也驚詫於車間的高大、脫水機器設備和巨大鍋爐的神秘,在管理人員的呵斥聲中,從我幼小的內心裏,已經由羨慕萌生出了有朝壹日我也能夠做這樣的工作的夢想,也正是這樣樸素的原始夢想,時時鞭策我,讓我勇往直前。

我和玩伴們剝大蒜米的經歷,是改革開放40年來民族工業發展中的點滴小事,全民的積極參與促使了民族工業的長足發展,促使了中華民族有了更加獨立的完善的工業體系,促使了積貧積弱的新中國,有了強大的自信和實力,中華民族的創新和開拓精神使中國制造不但是走向了世界,還讓中國規則有了話語權。

我和玩伴們不會因為曾經辛苦的手工剝蒜而抱怨,相反,我們會為曾經為中國民族工業的騰飛做過貢獻而高興。新的時代,新的起點,我們願中國的民族工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再立新功!

 編者按:過去的時光,難忘的記憶。本文生活氣息濃厚,反映了壹個時代農村的真實面貌和真實的情感。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