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艦艇分幾種,都有什麽區別,起什麽作用
壹、海軍艦艇
是指有武器裝備,能在海洋執行作戰任務的海軍船只,是海軍的主要裝備。
艦艇主要用於海上機動作戰,進行戰略核突襲,保護己方或破壞敵方的海上交通線,進行封鎖或反封鎖,參加登陸或抗登陸作戰,以及擔負海上補給、運輸、修理、救生、醫療、偵察、調查、測量、工程和試驗等保障勤務。
二、基本分類
主要有戰鬥艦艇和輔助戰鬥艦艇兩大類。直接執行戰鬥任務的叫戰鬥艦艇,執行輔助戰鬥任務的是輔助戰鬥艦艇。
1、戰鬥艦艇依其使命有:
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艇)、布雷艦(艇)、掃雷艦(艇)、登陸艦(艇)、潛艇、導彈艇、炮艇和魚雷艇、獵潛(艦艇)等;
2、輔助戰鬥艦艇。依其使命分為:
修理艦船、運輸艦船、補給艦船、測量船、打撈救生船、醫院船、拖船等。
3、在同種艦艇中,根據其排水量和主要武器裝備的不同又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級別。
戰鬥艦艇中,根據習慣,壹般把排水量為500噸以上的水面艦只稱為艦,而把排水量為500噸以下的水面艦只稱為艇。潛艇無論噸位大小均稱為艇。戰鬥艦艇分為水面戰鬥艦艇和潛艇:
(1)按其基本任務的不同,又區分為不同的艦種。
水面戰鬥艦艇有: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護衛艇、魚雷艇、導彈艇、獵潛艇、布雷艦、反水雷艦艇和登陸艦艇等。
潛艇有:戰略導彈潛艇和攻擊潛艇等。
(2)在同壹艦種中,按其排水量、武器裝備的不同,又區分為不同的艦級。
如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蘇聯的“卡拉”級導彈巡洋艦等。
三、幾種重要的軍艦區分
1、戰列艦:用於在海戰中進行對轟戰鬥,以強大的巨炮火力壓制對方,也為己方艦隊提供火力支援,當在有航母的時候也兼防空,也可用於遠洋破交戰。現已被淘汰。
2、巡洋艦:為航母和戰列艦提供防空火力和外層對中小型艦艇的防護,亦可作為主戰艦只參加小規模至中等規模海戰。同時也可以進行遠洋破交戰。現在,巡洋艦通常用來作主力防空戰艦,為核心艦只航母和整個艦隊提供空中防護層,也兼有壹定的對陸對海攻擊和反潛能力。
3、驅逐艦:為巡洋艦,戰列艦和航母提供反潛火力,專門防止敵方潛艇攻擊己方艦隊。同時也可作為主戰艦只參加小規模海戰,壹般作為最外層的防護圈為己方艦隊預警和掩護,兼有壹定的對陸對海攻擊和防空能力。現在,驅逐艦大多主要用於對陸攻擊,兼對海,並兼有壹定的防空反潛能力。
4、護衛艦:以艦炮,導彈,水中武器(魚雷,水雷,深水炸彈)為主要武器的中型或輕型軍艦。它主要用於反潛和防空護航,以及偵察,警戒巡邏,布雷,支援陸和保障陸軍瀕海翼側等,在現代海軍編隊中,護衛艦是在噸位和火力上僅次於驅逐艦和巡洋艦的水面作戰艦只。目前的護衛艦排水量壹般在1500-4000噸,少數達5000噸以上。
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巡洋艦幾乎與戰列艦壹樣退出海軍裝備庫。
但隨著導彈、核動力、電子裝備的出現,巡洋艦又復蘇了。經過現代改裝的巡洋艦壹改昔日的艦炮為主的面目,而以導彈作為主要武器,因此常常將以導彈為主要兵器的現代巡洋艦稱做導彈巡洋艦或戰略導彈巡洋艦。其動力裝置也紛紛改裝為核動力,有了較大的續航力和較大的航速。現代巡洋艦的主要任務是為航空母艦或其它艦艇護航,以它為核心組成海上編隊,保衛海上交通線,攻擊敵水面艦艇、潛艇和岸上目標,進行防空和反導彈作戰,登陸作戰時進行火力支援等。
6、現代海軍艦艇中,用途最廣泛、數量最多的艦艇是驅逐艦。
這是壹種裝備有對空、對海、對潛等多種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水面艦艇。它的排水量在2000—8500噸之間,航速在30—38節左右。驅逐艦能執行防空、反潛、反艦、對地攻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布雷、火力支援以及攻擊岸上目標等作戰任務,有“海上多面手”稱號。
驅逐艦是伴隨魚雷艇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壹個艦種。為了對付魚雷艇,人們建造了反魚雷艇——魚雷炮艇,它是驅逐艦的前身。隨後,不斷更新裝備提高航速的魚雷炮艇改名為魚雷艇驅逐艦,簡稱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