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壹個勺子》最後結局如何?
電影《壹個勺子》最後結局是拉條子帶上傻子帶過的殘破的遮陽帽,鏡頭模擬他的視點看到紅色的世界,遮陽帽像濾鏡般過濾了世界的表象,而呈現清晰社會的圖景,在這個真實世界中,迎面走來壹群小孩子,拿雪球丟過來,壹邊喊著“傻子”“傻子”。
《壹個勺子》是他的電影導演處女作。不得不承認,他的第壹個轉型作品,比起某些二不掛五的演員也去當導演,強了太多。電影《壹個勺子》故事簡單卻發人深思,壹開始看的很累,看到勺子已經影響到拉條子家人的生活後,故事開始變得有意思,也更壓抑。壹個淳樸善良的老實人,就這樣被壹群聰明人利用欺騙,他的善良沒有好報,反而招來了更多的磨難。
電影《壹個勺子》中陳建斌扮演的是壹位西北淳樸農民。陳建斌從壹個救助“勺子”的善良老實人,逐步被社會各方“拉扯”蒙騙,最終只能變成“勺子”來解決所有問題,讓人不由生出“好人難當”的無限感慨。最後的結局,又仿佛回到了開頭,很荒謬的結局,拉條子終不是勺子。 往往有時候生活中總是無形的被定義成傻子,當了傻子,到最後仿佛才明白傻子與勺子是不壹樣的。
勺子可以過得無憂慮,傻子卻不可以。故事中常有這樣“壹命替壹命”的橋段,然而也許沒人想到,在壹部拷問社會道德淪喪的電影中,它這樣真實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正應了德勒茲的那句名言:“精神分裂者才是瘋狂社會裏的正常人。直戳直戳人心的內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