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華為不造車,造什麽?

華為不造車,造什麽?

早在2015年,在樂視發布法拉第未來超級智能汽車的時候,就有人提出猜想:“華為會不會也加入PPT造車的大潮?”

尤其是近年來華為先後攜手廣汽、上汽、大眾、戴姆勒等傳統車企壹起研發車聯網等在汽車圈內的頻頻動作,更是加深了輿論對於“華為造車”的種種猜測。

10月30日,在Mate?40系列華為中國區新品發布會上,華為同臺帶來了引爆汽車圈的重磅新聞:華為旗下智能汽車方案HI品牌正式發布。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再次正面回應了業內長久以來對於華為造車的各種猜測:“華為不造車,而是幫助車企造好車。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壹輛車。”

新模式:聯合開發

王軍表示,“HI帶來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華為三十年的技術積累將與汽車行業深度融合,並追求跨越式技術發展。相信新模式壹定會開發出好的智能電動汽車,實現品牌向上,促進中國汽車產業由大變強”。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

按照傳統思維來理解,既然華為不造車,而是幫助車企造好車,那麽其角色應該是供應商。

不過,妳不得不承認,“新四化”汽車時代,壹切都在經歷著翻篇式的變革。越來越多的業內實例告訴人們,包括“主機廠+供應商”在內的這種牢固的傳統造車商業模式,也在經歷著考驗、創新,甚至是顛覆。

華為不造車,顛覆的或許正是這壹傳統的造車商業模式。

王軍口中的“新模式”指的是,華為並不是直接加入到造車之中,也並非簡單地成為主機廠的供應商,而是通過與車企協同和***同開發的思維方式參與進未來汽車產業中。即通過HI展開聯合開發新模式,華為發揮技術優勢、車企則發揮整車優勢,***同設計開發車型。

據了解,未來聯合開發的新車型會繼續使用車企的品牌,而華為HI的品牌logo也將在車身上呈現,代表著其使用了HI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擁有著極智、愉悅、信賴的出行體驗基因。

業內的朋友壹定不難發散聯想至壹周前北汽新能源旗下極狐品牌帶來的全新“圈層化造車模式”。通過與麥格納、華為的三者合創,極狐打破了傳統主機廠的模式,不僅實現了傳統硬制造層面的品質升級,也同時解決了從“硬”到“軟”的問題。

沒錯,作為極狐品牌圈層化造車模式當中的壹環,華為也深度參與其中。看似巧合,但事實上華為目前已與超過20家汽車廠商展開了智能汽車交互領域的合作。其中,已有超過150款新車搭載了華為HiCar手機互聯系統。同時,華為HiCar還兼容了包括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30多款第三方應用程序。

因此,應該說,華為協同化***同開發思維已經初步受到了市場的歡迎與認可,也正順應了汽車產業鏈當下***生的生態環境。汽車制造的未來,跨界合作、融合發展無疑將繼續成為趨勢。

新方案:1個計算架構+5大智能系統

既然是全新的商業模式,華為如何幫助車企造好車?無疑被寄予了更多的期待。

據了解,華為HI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包括1個全新的計算與通信架構和5大智能系統: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和智能車雲,以及激光雷達、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

同時,王軍表示,HI品牌也將提供全新的算力和操作系統,包括三大計算平臺,智能駕駛計算平臺、智能座艙計算平臺和智能車控計算平臺,以及三大操作系統AOS(智能駕駛操作系統)、HOS(智能座艙操作系統)和VOS(智能車控操作系統)。在王軍看來,在算力和操作系統的支持下,汽車就可實現軟件定義,持續開發新功能。

細分來看,在智能駕駛方面,基於計算平臺和鴻蒙座艙操作系統,HI品牌可以為用戶提供智能座艙。HI品牌也將帶來高階自動駕駛ADS,該系統以L4級自動駕駛架構為基礎,提供面向L2+~L4級自動駕駛全棧解決方案。

智能座艙方面,HI智能座艙采用自研計算平臺、Harmony座艙操作系統,有豐富的應用生態,為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愉悅體驗。AR?HUD可以把普通的擋風玻璃,變成全尺寸高清大屏。同時,它有強大的視覺識別能力、語義理解能力和AI技術,可以用自然語言交流,看懂用戶的手勢和表情,智能地為用戶服務。

事實上,長期以來,業內壹直存在“車機玩不過手機”的說法,而當頂級手機制造商開始造車機,華為HI智能座艙無疑將徹底顛覆現階段的智能交互體驗。

智能電動系統方面,HI智能電動系統基於PDDP電動數字化開發平臺多物理場耦合AI仿真尋優算法,打造業界領先的智能油冷散熱技術,核心動力部件采用浸入式油冷散熱方式,高車速下冷卻效果更優,提供更強的動力輸出。同時,華為表示,其將基於30余年電力電子技術積累,提供業內獨家全系800V高壓快充解決方案,充電10分鐘即可續航200公裏。

另外,HI雙電驅系統聯動控制、冗余備份,可確保動力不丟失,保障駕駛安全。同時,通過AI及大數據分析,可實現電池異常提前預警,進壹步提升用車安全。在信息安全領域,華為把長期的積累應用到汽車上,保護用戶的信息安全與隱私。

寫在最後:正如王軍所言,智能汽車是ICT行業與汽車行業融合的產物,隨著汽車新四化的加速,基於ICT的硬件和軟件將在未來汽車行業中發揮更大價值,這就是華為進入智能汽車領域的根本原因。而在業內看來,華為的入局,也必將將“軟件定義汽車”的進展朝前加速推進,給予未來汽車產業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