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小說《第七天》的框架結構是什麽呢?
“框架結構”小說是指“在結構上可分為‘框架’(即講故事者的故事)和‘內容’(即所講的故事)兩大部分”1的小說。“框架結構”小說在14世紀文藝復興的浪潮中逐漸成型,我們所熟知的薄伽丘的著作《十日談》即是“框架結構”小說的開山之作。
《十日談》中的“框架結構”中構造了“瘟疫”世界,通過鄉間別墅故事會的形式構成了壹個框架。在這個大的框架下,講述了壹百個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構成了“框架結構”小說的另壹部分———內容。
“框架結構”小說融合了東西方文學,它串聯松散故事的結構來源於古代印度或阿拉伯文學,而它的整飭性則更多地來源於西方文學對“整壹性”的要求。
在阿拉伯故事集《壹千零壹夜》中以山魯佐德的故事統領全篇,但縱觀全書,山魯佐德的故事對後續故事發展產生的作用十分微弱。與之大不相同的但丁的《神曲》中卻在結構上呈現出了極高的嚴整性。正如西方文論祖師亞裏士多德在《詩學》中所強調的:“悲劇是對於壹個嚴肅,完整,有壹定長度的行動的模仿。”
《第七天》屬於“框架結構”小說的典型。對於“框架結構”小說,我們依據敘述結構將其分為“框架”和“內容”兩個部分。
《第七天》這部作品的“框架”是亡靈的視角。當我們選擇進行死亡構建的時候,我們勢必會面臨著如何虛構的問題。這部作品被余華稱為“最能代表我全部風格的小說”,它的別出心裁之處很大壹部分來自於小說的敘述結構中“框架”的浸入式體驗。
《第七天》中亡靈視角的“框架”顛覆了傳統小說的真實性,從而達到了極好的疏離效果。這樣的疏離效果使得“我們關註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可能就生活在內部遊戲的世界中,欣賞者從外部觀察這壹遊戲而不進入其中。我們虛構出,欣賞者觀察到,生和死、愛和恨、成功與失敗都是虛構的。
框架小說插在我們和人物之間的‘情感距離’,使得解釋我們的興趣關註點這壹任務,變得愈加復雜了。”這樣獨特的視角選擇,既給予了讀者脫離真實的空間,同時又以第壹人稱的方式進行敘述增強了其在現實生活中的延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