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昆山工廠爆炸事故的經驗教訓
發生如此嚴重的爆炸事故,企業責任重大。然而安全生產不能僅靠企業“自覺”,必須重視並建立長期有效的安全監管機制,讓企業生產始終處於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之下。
作為生產經營主體,企業本身具有逐利性,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很可能減少對安全生產資金和設施的投入。監管部門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規範企業經營,及時發現企業的違法生產行為並對其進行約束和處罰,也才能從源頭上降低事故發生的幾率,保證勞動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相比於追責,建立有效的監管體系才是防範安全隱患的關鍵。昆山粉塵爆炸事故實際上是敲響了警鐘--在多部門綜合管理的語境下,相關職能部門應理順權責關系,做到權責明確,壹旦出了問題,可追查到部門以及具體責任人,以此倒逼監管部門把監管工作落到實處。
昆山粉塵爆炸事故已進入調查處理階段,要嚴懲忽視安全生產的企業責任人,更要讓失職的監管部門感受到切膚之痛,並由此建立起能夠有效約束監管者的問責機制,避免再次發生類似事故。
2014年8月2日,壹場發生在昆山中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的粉塵爆炸,震動中國。其傷亡之重,1949年以來罕有其匹。事發當場奪命47人,當天死亡75人,傷185人。至2014年底,遇難者增至146人,此後死亡數字仍在上升。其震撼,更在於事發昆山,壹個連續五年排名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城市第壹,連續九年位列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榜首,以“昆山模式”示範全國,已成為“中國制造”形象的昆山。爆炸事件以壹種異常殘酷的方式,揭開了在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長三角,曾被視為樣板的昆山發展模式的暗傷,曾經風光無比的“中國制造”“比較優勢”那光環下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