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回應暫停與申通合作
壹般來說,電商平臺和快遞公司基本屬於合作十分緊密的關系,近日申通快遞(002468.SZ,以下簡稱"申通")和京東卻上演了壹出"分手"大戲。本來,雙方鬧掰了就鬧掰了,申通大罵京東"渣男"本以為事情就結束了,然而京東出來解釋壹通後,申通反而選擇了"原諒"甚至是"討好"京東。
為什麽?因為申通離不開京東。
8月18日,有媒體稱,國內電商巨頭京東在與申通快遞的合同到期之後,要求商家停用申通發貨,如果不切換將影響商家的正常發貨。
申通立馬"跳"了起,直指京東是霸權文化。當天下午,申通相關負責人再次回應稱:"霸權文化京東壹直就有,只有自己,沒有***生。"
京東趕緊出面解釋。根據京東開放平臺的回應可以總結為兩點。第壹,暫停與申通的合作是因為雙方的合同已經過期,且並未就續約達成壹致。第二,京東物流提出入駐阿裏旗下電商平臺的合作需求,但至今也沒有得到響應。本著公平、對等、***贏的合作原則,京東與申通無法就續約問題達成壹致,只能暫停合作。
看到京東說阿裏成為了自己的實際大股東,申通趕緊說京東誤會了。申通快遞的態度從劍拔弩張,頓時變得緩和了許多。
據紅星新聞報道,8月18日當晚,申通快遞表示,"京東認為阿裏巴巴是我們大股東,是他們自己搞錯了。現在大股東實際上還是公司董事長陳德軍,本來阿裏要持有30%以上股份,但資金還沒進來。我們是上市公司,如果有股權變更會發布公告的。"而且,申通快遞還說,現在還沒有正式與京東終止合作,還是希望能和京東溝通解決。
申通快遞為何不再咄咄逼人?背後暴露的或許是其糟糕的業務現狀。
日前,4家上市快遞公司發布2020年7月經營數據。其中,申通快遞實現快遞服務收入16.67億元,同比下滑6.31%;實現業務量7.86億件,同比增長23.51%;實現單票收入2.12元,同比下滑24.29%。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申通快遞的業務量大幅提升,可是快遞服務收入反而卻出現了同比大幅下滑,也就是說申通的成本高企,業績壓力很大。
不僅僅是現狀堪憂,更為緊張的是,未來不容樂觀。申通快遞在7月中旬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2020年上半年凈利潤為6900萬-8900萬元,而2019年同期凈利潤為8.32億元。基本上是十倍的差距。
在這種自身業務糟糕的情況下,申通當然不希望和京東鬧掰。
申通嘴上說的是,京東開放平臺在申通快遞物流業務中占比很小,影響不大。但實際上心裏可能已經十分慌亂——不然不可能壹天三次回應京東,而且態度急轉直下,最後甚至有"討好"京東的嫌疑。
在業績堪憂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近幾年申通的風評略差。在"三通壹達"以及順豐和京東快遞中,申通不僅業務能力上堪憂,而且在服務水平與質量上也飽受詬病。從網絡上現有的資料來看,至少在2012年,就有網友開始吐槽申通快遞的服務了,直到今天微博等各大網絡平臺類似的聲音依舊不絕於耳。
申通快遞當然知道自己最大的隱憂究竟是什麽。在和京東的這場鬥爭中,幾次變換面孔,背後都是其利益考量。首先站出來罵京東,是為了博得吃瓜網友的支持,後續示弱,更是為了博得同情。
在商言商,申通與京東鬧得不可開交,全然還是為了自己的業務,這無可厚非。不過,擺在申通面前更加危險而容易去除的頑疾,實際上是服務質量和水平。這是申通長期以來未能妥善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