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合金的廣泛用途
我國的銅文化源遠流長,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各種各樣的銅合金也相繼出現,豐富了我們的歷史文化。銅合金分為很多種,由銅和鋅所組成的合金是黃銅,銅和鎳的合金是白銅,青銅是銅和除了鋅和鎳以外的元素形成的合金,主要有錫青銅,鋁青銅等,而紫銅是銅含量很高的銅,其它雜質總含量在1%以下。以青銅作為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重要原料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繼銅石並用時代之後,在鐵器時代之前,在世界範圍內的編年範圍大約是從公元前第4千年至前第1千年。在古代文明發達的世界,青銅時代是和奴隸制社會形態相適應的,如愛琴世界、埃及、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印度、中國等國家和地區,都是奴隸制國家繁榮時期。舊大陸的其他地區,青銅時代還處在原始公社的後期,尤其在遊牧或畜牧業發達的部落社會中是如此。 青銅是紅銅和錫或鉛的合金,熔點在700~900℃之間,比紅銅的熔點(1083 ℃)低。含錫10%的青銅,硬度為紅銅的4.7倍。熔化的青銅在冷凝時體積略有漲大,所以青銅鑄件填充性好,氣孔少,具有較高的鑄造性能。這些使它在應用上具有廣泛的適應性,並能很快地傳播。青銅的出現,對於提高社會生產力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在錫、鉛礦缺少的地方,人們用砷或鋅來代替。紅銅與鋅的合金是黃銅。到青銅時代發達時期,鑄造工藝已相當成熟,采用多種方法來鑄造品類繁多的器用,有範鑄法、失蠟法、冷鍛和熱鍛等方法。 黃銅也是壹種十分常見的銅合金,它是銅鋅(Cu‐Zn)的基合金。黃銅線材火焰噴塗、電弧噴塗,沈積速率高,塗層細密且較硬,容易切削加工,可制備耐海水腐蝕部件等塗層。但鋅黃銅噴塗時容易產生鋅燒損,降低耐蝕性,且形成的氧化鋅(ZnO)煙霧有毒,應采取相應的呼吸防護措施。用於噴塗的線材尺寸規格有Ф1.6mm和Ф2.3mm。黃銅具有良好的工藝性能、機械性能、耐蝕性能、導電和導熱性,黃銅還具有價格便宜、色澤美麗的優點,是有色金屬中應用最廣的合金材料之壹。根據黃銅中所含合金元素種類的不同,黃銅分為普通黃銅和特殊黃銅兩種。壓力加工用的黃銅稱為變形黃銅。白銅是以鎳為主要添加元素的銅合金。銅鎳二元合金稱普通白銅;加有錳、鐵、鋅、鋁等元素的白銅合金稱復雜白銅。工業用白銅分為結構白銅和電工白銅兩大類。結構白銅的特點是機械性能和耐蝕性好,色澤美觀。這種白銅廣泛用於制造精密機械、化工機械和船舶構件。電工白銅壹般有良好的熱電性能。錳銅、康銅、考銅是含錳量不同的錳白銅,是制造精密電工儀器、變阻器、精密電阻、應變片、熱電偶等用的材料。紫銅因呈紫紅色而得名。它不壹定是純銅,有時還加入少量脫氧元素或其他元素,以改善材質和性能,因此也歸入銅合金。中國紫銅加工材按成分可分為:普通紫銅(T1、T2、T3、T4)、無氧銅(TU1、TU2和高純、真空無氧銅)、脫氧銅(TUP、TUMn)、添加少量合金元素的特種銅(砷銅、碲銅、銀銅)四類。紫銅的電導率和熱導率僅次於銀,廣泛用於制作導電、導熱器材。紫銅在大氣、海水和某些非氧化性酸(鹽酸、稀硫酸)、堿、鹽溶液及多種有機酸(醋酸、檸檬酸)中,有良好的耐蝕性,用於化學工業。另外,紫銅有良好的焊接性,可經冷、熱塑性加工制成各種半成品和成品。20世紀70年代,紫銅的產量超過了其他各類銅合金的總產量。 如此多的銅合金用它們別致的特征和廣泛的用途***同編制了中國豐富多彩的銅文化,從初始的青銅文化延續到現在,足以見得我國的歷史悠久而充滿神奇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