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童書?2021-10-02
今天,利用去接小表姐的空當,把第壹講聽完了,什麽是童書?聽得壹知半解,童書針對的對象,我理解為是十二歲以下的孩子。童書的作用是什麽?能夠根據兒童的身心特點,專門寫給兒童閱讀的書,才能夠稱為童書。
作者專門列舉了好幾個例子,比如葉聖陶寫的《稻草人》不算童書,因為這是成人扮演兒童的口吻,寫出來的故事是為了教育孩子,獲得某種道德觀念的書。
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是否有所偏頗,判斷童書的最根本的依據是什麽?童書的真正的特點又有哪些,明天還是重聽壹次吧。
童書,就是給兒童看的故事書。兩個修飾詞:壹是兒童,二是故事。
壹、從文化上講,兒童是被發明的。兒童的本質指什麽?《童年的消逝》尼爾波茲曼壹書中引用的觀點。兒童與成人世界是同步的,什麽時候,兒童和成人世界逐漸分離?就是文藝復興時期,印刷術的出現。而在中國,兒童文學是伴隨著五四運動開始的,也是兒童文學的開端。
從心理學上講,兒童是逐漸被發現的。瑞典 的心理學家皮亞傑,發現兒童是有自己獨特價值的階段。
兒童的概念,從文化角度講,它是被發明的;從心理學角度講,它是逐步被發現的。
二、童書為什麽是指故事書呢?
故事在兒童 的成長中起著核心的獨壹無二的作用。兒童從動作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情節性強的故事就是動作性的。兒童越小,心靈世界越虛構,故事是兒童理解世界的方式。我們所說的童書就是故事書,並且這個故事還要依據兒童的心理特征。
兒童閱讀有獨特的意義,為更好的兒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