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營時有哪些方便實用的裝備?
飯盒
買壹個不銹鋼的飯盒,是很實用的,即使沒有野營爐具,找幾塊石頭和壹堆柴火也可以自己煮食。如果買專業級飯盒,壹個起碼4、500元,沒什麽必要。
水壺
除了各種旅行專用的水壺外,也可以買壹個不太貴的不銹鋼保溫壺,再配壹個水壺套,方便掛在腰間或背囊上,會比自己背壹瓶礦泉水方便得多。
刀具
組合型的小刀具,在需要的時候它會很有用,當然帶壹把普通的水果刀也沒問題。
小藥盒
野外活動,止血貼、止瀉藥、感冒藥等是必備物品,用個小盒子裝起來取用保管都很方便。
防潮袋
戶外用品店有專門的防水袋,想省錢買幾個大號的密實袋也可以,可於保管相機、手機等貴重物品。
專業級裝備
工兵鏟
在野外挖坑埋竈都是不可缺少的。
爐具
在古時候,也許妳可以用柴燒飯,但現在時代已不同,人口過多,土地的超限使用,森林的濫砍、盜伐,這些因素,使我們不得再任意去傷害自然原野,況且,以木材就地生火,容易燒傷土地或草地,使它們很難復原;倘若任意的砍取木材營火或炊煮,下回別人再去時,景色將被破壞的面目全非;當很多人都如此做時,那營地邊森林壹定很快就消失了,大地也會被燒的壹片壹片的黑,因此帶壹臺或二臺爐具是對這片土地的愛,爐具的選擇,可以選擇操作簡單的瓦斯爐,或者汽化爐,這些爐具都很輕巧,況且下雨時還可以在帳內炊煮呢?戶外用品店有使用不同燃料的野營爐具,不過價錢都不便宜。在野外燒水、煮食都非常方便。
1.爐頭:讓妳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東西;
2.氣罐:配合爐頭使用,註意攜帶安全;
3.套鍋:有竈臺了,沒鍋可不行,燒飯、燒湯、煮面、煎蛋都靠他了;
4.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麽都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5.燒烤爐:自駕車活動可以攜帶的腐化用品。
指南針
在深入壹些偏僻荒涼的地區,這是不可缺少的東西,還可以選購壹個海拔計。
保護索
在登山、溯溪等活動中,專業的保護繩索和配套的扣具是不可缺少的,沒有專業經驗的人不要自行使用。
便攜式的臺椅
可以讓露營生活更舒適寫意,如果是自駕方式去露營,在車尾箱裏放上壹套會很酷。
硫磺粉
在有蛇出沒的地方,壹定要帶。
食物
根據露營的計劃攜帶適量的食物是很必要的,方便開啟的罐頭、泡面、火腿腸、壓縮餅幹等是最實用的食物,同時要根據計劃準備適量的飲水,不是每個地方都能找到適合飲用的淡水。
通訊工具。
手機:最常用的聯系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2.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壹定範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GPS:全球定位系統,專業的玩具,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
3.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系方法之壹;
火種
即使不吸煙,也最好準備壹個防風火機或火柴,買防水火柴就沒什麽必要了。
報警笛
壹個錦上添花的小玩意,壹般的露營活動中並沒什麽用處。
在露營活動中,根據計劃準備壹些富有情趣的物品,會增添很多樂趣,比如手提音響、撲克牌、臺布、紙碟杯筷、燒烤用的錫紙等等,當然也不要忘記準備垃圾袋,在露營結束後將營地的各種垃圾打掃幹凈並攜帶到適合的地方丟棄。
桶鍋
現有壹種專門為登山露營而設計的套鍋,其大、中、小三鍋子套在壹起,懈還附有小碗、湯匙及小茶杯,也就是只需帶壹組套鍋(外表吸有壹個大鍋的體積)就足以處理民生問題了,往常套鍋也可依人數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組合式套鍋。
營燈及手電筒
在野外露營,當夜色來臨時,可是壹片漆黑,倘若此時想取水,想上廁所,甚或在夜光下談天說地,不也都需要壹份光源,何況此時蛇、蚊活躍;而要捉蝦的話,手電筒就更不可缺少了。
燃料
不論妳帶的是瓦斯或汽化爐,倘若忘了帶燃料,不但英雄無用武之地,再看這些爐具,就會覺得好象壹堆破爛鐵壹般。
糧食
上述裝備都要帶後,可別忘了這壹項哦!不然可要求生嘍!糧食的裝備,則以容易處理為佳,況且,野外的炊煮設備絕對比不上家居般的方便,當然,若能采壹,二道的野菜,其自然趣味會增加許多。
刀、繩
不論去哪裏,壹把多功能的瑞士軍刀都是必要的;獵刀或開山刀應選擇圓木柄的帶刀鞘的,要放置妥當以免傷及人或物;細繩用途廣泛是必備之物;即便不去登山也應該帶壹些登山繩,關鍵時刻,幾米繩子就可以改變壹切,別忘了出發前學會打幾個繩結。
繩子分為動力繩和靜力繩兩種,靜力繩的張力不大於2%,為黑色和白色,動力繩張力在5%~8%之間,為黑白二色之外的所有顏色。在以前,只會把繩子挽個疙瘩,現在才知道打繩結也有多種打法,而且各有妙用。首先學的是防滑結,也叫愚人結,壹般是在別的繩結打好後再打壹個這種結,起著防滑的作用。8字結用於打保護點,分為單8字結和雙8字結,雙8字結是在單8字結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比單8結更堅固。還有種三8字結又名兔耳結,則用於打保護站(兩個及以上的保護點就叫做保護站)。打保護點的還有布蘭結,蝴蝶結則可以三方用力,雙扣結就是人們常說的水手結,可以簡單地轉化為意大利半扣,平結和水結都用於接繩,而抓結則是兩個防滑結相對而打的,人們脖子上拴項鏈的繩子就是打的抓結,可以往兩邊滑動從而縮小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