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美國賈躍亭,眾多華爾街精英是如何被這位女騙子騙得團團轉的

美國賈躍亭,眾多華爾街精英是如何被這位女騙子騙得團團轉的

這次精心編制的騙局為何會成功?背後的真相究竟如何,下面就讓我們穿越回1984年,帶大家重新回顧壹下這整場的騙局。

1984年2月3日,壹位名叫 伊麗莎白·霍姆斯 的人出生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她的家庭條件非常優越,父親曾擔任安然公司副總裁,母親也受雇於美國國會。小時候的霍姆斯就有著遠大的理想—成為億萬富翁。

2002年,18歲的霍姆斯高中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斯坦福大學,就讀於化學工程專業。在大學期間,她以學生研究員的身份與工程學院院長以及數位博士研究員壹起工作,頭腦聰明、長相甜美讓她在實驗室備受歡迎。

大學壹年級下學期,霍姆斯獲得了前往新加坡基因組研究中心的實習機會,而此時SARS正在席卷全球。霍姆斯在實驗室參與研究SARS病毒時發現:整個研究、實驗、分析的過程都比較傳統。這壹點讓她萌發了壹些創新的想法。

2004年3月,20歲的霍姆斯做了壹個大膽的決定—輟學開始創業。

她把父母給他準備的教育基金作為創業基金,在加利福尼亞成立了壹家叫“實時治療”的公司,隨後更名為 希拉洛斯(Theranos) ,名字取自:治療和診斷的英文單詞,並將公司的發展方向瞄準了美國的血液檢測市場。

根據她本人所說,創建該公司的初衷來自於她自己對針頭的恐懼,所以想研究出壹種僅用指尖上極少量的血液,就能達到上百項檢測的技術。

成為老板的霍姆斯,不斷在公***場合宣揚自己獨特的理念和壹些天馬行空的就醫方式。其中就有這樣壹種概念:“檢測盒=閱讀器”,簡單來說就是:獲取病人少量的血液後,就能得出多種檢測結果。

還別說,就這樣的概念,真就在2004年籌集到了600萬美元的資金,其中第壹筆100萬美元就來自於“德豐傑風險投資公司”的創始人蒂姆·德雷珀,此時公司的估值也達到了3000萬美元。

2005年,希拉洛斯公司根據之前的設想造出了壹個原型機,取名為 “希拉洛斯1.0” 。由於研發需要消耗大量資金,沒過多久,霍姆斯就展開了第二輪和第三輪的融資,分別獲得了900萬和3200萬美元的資金,公司的估值也上升到了1.97億美元。

有錢了,2007年9月,公司改進了第壹代原型機,並給老設備加裝了機械手,避免了血液和試劑相互汙染的問題。升級之後的設備被稱為 “愛迪生”

這個設備號稱只要采集病人的幾滴血,4個小時後,就可以得到壹份240項的檢測結果。但事實是,該設備問題頗多,機器運行時,檢測的試管經常破裂。由於檢測的血液樣本太少,機器就會采取大量稀釋血液的手段導致結果不準確。

但在巨大利益的趨勢下,這些都不是重點,霍姆斯反而表現得更加高調,聲稱自己是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的崇拜者,還招募了很多蘋果公司的員工,並且在大部分公開露面的場合中,都會刻意地模仿喬布斯,身著黑色高領衫,新產品的信息也只在新品發布會的時候才會被公布。展示產品時使用的姿勢和喬布斯也是出奇壹致,還用沈重的男中音說話,對外喊出了壹系列漂亮的口號:

在做PPT這方面,霍姆斯完全不輸賈躍亭,她靠著這些PPT使得公司在資本市場上面受到了極高的關註。接下來的幾年裏,霍布斯憑借其高超的PPT演講水平,獲得了更多投資公司的青睞。

2010年底,希拉洛斯已經擁有了超過92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市值也壹度攀升到了10億美元。

2011年7月,霍姆斯被介紹給了前國務卿喬治·舒爾茨。經過兩個小時的會議,舒爾茨決定加入公司的董事會,在之後的三年裏,霍姆斯組建了 “美國公司 歷史 上最傑出的董事會” 董事會成員包括前國務卿、前國防部長,前參議員等身份顯赫的大人物。

在美國,傳統的血液檢測市場非常龐大。每年血液的檢測費用高達750多億美金,但基本上是被“美國控股實驗公司”和“奎斯特診斷公司”所壟斷,這兩家公司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已經達到了60%以上,但霍姆斯硬是憑借其強大的董事會背景開始搶占市場份額。

2013年,美國連鎖藥店的巨頭“沃爾格林”宣布與希拉洛斯開展合作,沃爾格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和藥品零售店,有4000多家連鎖藥店。這個合作的達成無疑是對希拉洛斯公司最大的肯定,壹時間其他的醫療機構也都紛紛找上門,希望能夠傍上希拉洛斯這條大腿。

此時的霍姆斯開啟了她的宏圖偉業,希望自己能夠像喬布斯改變手機壹樣改變整個醫療行業

在今後的美國,每5英裏就會出現壹個希拉洛斯 健康 中心。

這樣壹個美好的藍圖再配上“美國公司 歷史 上最傑出的董事會”讓霍姆斯獲得了更多的投資,總金額已經超過了4億美元。

2014年希拉洛斯公司估值超過了90億美元,成為了“矽谷明星公司”,員工有500多人。作為創始人的霍姆斯握有公司50%的股權,身價已經超過了45億美元。這壹年,福布斯發布500強企業中,希拉洛斯排名第110位。媒體對她的關註度達到了頂峰,霍姆斯頻頻登上《財富》、《福布斯》、《時代》等諸多著名雜誌的封面,參加各種高端節目,馬雲也曾經和霍姆斯壹起同臺過,就“行善”這壹話題展開了交流。

2014年底,霍姆斯的名字出現在18項美國專利和66項外國專利中,被任命為哈佛醫學院的院士,並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之壹”,此時的她簡直是紅遍了全世界。

希拉洛斯 沃爾格林 達成的驗血服務項目壹拖再拖,即使後來在巨大的壓力下啟動了,該項目依然是問題不斷。所謂的“愛迪生”驗血設備,要麽是不能工作,要麽就是檢測結果與真實結果相差甚遠。

為了應對投資者、機構、患者的檢查,霍姆斯可是費盡了心思:

霍姆斯要求公司員工都必須極度忠誠,入職前不僅要簽署保密協議,本職工作以外的事情不準打聽,而且對員工實行了嚴格的分班分組,這致使很多員工只知道自己的班組是做什麽的,其他的事壹概不知。

實際上在2007年,公司的前員工就曾公開表示過,公司的驗血技術存在問題,但被公司聘請的頂級律師團隊搞得傾家蕩產,而這樣的負面新聞在董事會強大的後臺支撐下很快就被壓了下來,但霍姆斯用壹個又壹個的謊言所拼湊出來的海中巨輪最終會化為泡影。

2015年, 約翰·卡瑞尤, 兩次獲得普利策新聞獎的《華爾街日報》記者,收到了專業醫療專家的消息說:希拉洛斯存在造假和誇大事實的情況,於是他展開了壹場針對該公司持續數月的調查。霍姆斯在知道了這件事後,動用了公司的人脈給約翰施壓,但約翰堵上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和霍姆斯杠上了。

2015年10月15日,約翰在收集到足夠證據後,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了壹篇名為《希拉洛斯公司血液檢測技術面臨困難》的調查文章,這篇文章的發表,徹底揭露了霍姆斯背後的驚天騙局。

文中引用了多位希拉洛斯前員工和用戶所提供的證詞和證據,其中壹位希拉洛斯的高級員工表示:他們公司的“愛迪生”檢測設備直到2014年12月,也僅僅只能進行15項血液檢測,與霍姆斯宣稱的240項檢測結果差距巨大,而且血液檢測設備是通過把采集的血液大量稀釋後再進行測試,這導致檢測結果極其不準確。更為誇張的是,用戶絕大多數的血液測試,都是購買別家公司的傳統血液檢測設備進行的,這二道販子可算是用到極致了。

在醜聞被《華爾街日報》報道後的當天晚上,霍姆斯還上了全美知名的壹檔節目《Mad money》,當節目主持人向她提起這件事的時候,她卻回應說:

雖然霍姆斯用成功學的語言進行了回擊,但美國相關部門還是對其公司展開了調查。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在調查時發現: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操作程序,檢測設備的設計、質量等方面都存在違規問題,而公司從成立到現在,壹直都沒有建立內部質量審核的管控體系,也沒有相關的規章制度來控制內部質量審核進度。這下可是壹石激起千層浪。

2016年7月,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正式禁止了霍姆斯經營驗血服務兩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命令該公司,停止使用其發明的采血裝置納米管。連鎖藥店巨頭沃爾格林也宣布了終止與希拉洛斯的合作關系,並關閉了門店內的采血中心。

2017年,亞利桑那州對希拉洛斯提起了訴訟,稱該公司曾出售了150萬份虛假血液測試給亞利桑那人。在這場官司中,霍姆斯同意將檢測費用退還給這些被檢測者,再加上民事訴訟費和律師費,總計花費了465萬美元。

2017年5月,債主們紛紛找上門,福布斯公司將霍姆斯的資產估值,從45億美元更新到了壹文不值。《財富》雜誌也將霍姆斯稱為“世界上最讓人失望的領導者,隨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也介入了調查,最終認定該公司存在欺詐投資者的行為。

為了解決公司所面臨的官司,霍姆斯放棄了對希拉洛斯的投票控制權,禁止其未來十年內在公眾公司中擔任高級職務,罰款50萬美元,同時還將面臨坐牢的風險。希拉洛斯公司啟動解散破產程序,剩余的現金和資產將分配給債權人。就這樣,估值壹度超過90億美元的“明星公司”走下了神壇。

2018年6月15日,美國警方經過持續2年的調查後,聯邦大陪審團以九種罪名起訴了霍姆斯和公司總裁梅什·巴爾瓦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