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篇產品文案應具備哪些特點?
視聽化語言
軟文推廣取得效果的第壹步,就是標題和內容吸引了用戶的註意力。這是最核心也是最基礎的壹步。怎麽才能吸引用戶註意力?這就需要在撰寫內容的時候,有意地使用“視聽化”的語言。
也就是避免使用太多概念性的詞語,尤其是專業性的術語;而是要大量運用可以在腦海中形成壹幅畫面的語言。
比如說,在描述菜的“火候”之時,經常使用的詞語就是“大火”、“中火”、“小火”、“文火”等等,盡管這些詞語大多數人都有概念,但在軟文推廣當中,這些詞語的吸引力何在?換言之就是沒有辦法將其組合成視聽化的語言。正確的做法,是在“大火”之後,添加可視聽化的語言,而不僅僅只是壹兩個概念性的詞語。
因此,當妳需要撰寫容易吸引用戶註意,壹定要想盡辦法使用視覺化的語言,讓用戶的大腦輕松閱讀文案內容。
標簽化內容
軟文推廣是壹個持續性的過程,因而就需要保持投放渠道的連續性,以及內容的延續性,借此聚集用戶和打造固定的形象。或者說,就是形成IP效應。
無論是對於壹款名不見經傳的新產品、品牌,還是對於影響力不上不下的老產品、品牌需要向用戶傳達的第壹個概念應該是--我是誰(類別)、我能做什麽。因為讓用戶記住壹個陌生的事物,或者想要加深對壹些東西的記憶和認識,有什麽比“打標簽”更有效?
這就如同“松松軟文,讓傳播更簡單”,將松松軟文與“更簡單傳播”聯系起來,也就是標簽化,這樣帶來的好處是,當說起這個標簽時,人們第壹時間想到的,不是它豐富的網絡媒體資源,而是它能夠讓營銷推廣變得更簡單。
情緒化感受
讓用戶記住妳的標簽,當不意味著用戶就會有去了解和購買產品的沖動。為了能夠調動其這種沖動,就需要引發壹種情緒化的感受。因為很多時候,文案並不僅僅意味著“壹個事實”、“壹條證據”(調用認知),還意味著某種支持、某種反對、某種憤怒、某種恐懼(調用情緒)。
那麽,如何來喚起用戶情緒呢?
首先要明確的是,作為軟文推廣內容的創作者,本身是無法創作購買商品的欲望,只能是喚起原本存在於百萬人心中的情緒、夢想或者渴望。而創作者真正能夠做到的,是通過強烈的代入感,將這些“原本就存在的渴望”導向特定商品。
精準化投放
精準化投放,這是老生常談的事情;但卻是決不可忽視的壹點--要讓用戶看到軟文推廣的內容,就要選擇合適的渠道,就必須找到痛點文案與用戶接觸點。
所謂的接觸點,目前來說應包含兩個方面,壹是傳統媒體的行為接觸點,如報紙、電視、廣播等等;二是微信、微博、QQ空間、貼吧等互聯網行為接觸點。
根據行業的屬性和產品的特點,以及推廣模式,進行渠道的精準化定位,這是很重要的壹步。
合格的痛點文案,是能夠在5秒鐘之內吸引到高比例用戶註意力,和在閱讀完內容之後,產生購買的欲望。要做到這壹點,就必須在文案當中具備視聽化語言、標簽化內容和情緒化的感受,並具有精準化的投放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