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成都17歲高中生墜亡,監控視頻離奇缺失,學校在隱藏什麽?

成都17歲高中生墜亡,監控視頻離奇缺失,學校在隱藏什麽?

2021年5月9號,恰逢母親節,成都市的壹位母親始終得失去她的孩子。這壹天中午18點40分,十七歲的高中學生林某入校後壹個多鐘頭,於學校知行樓頂跌落,現場身亡。案發前,學校不讓林某的母親看監控,也不讓她進學校,還威脅不讓學員們講話。今日,本地傳出壹則通告,說有關部門創立了調查小組,說公安機關進行了調研,說教育部門構建了服務平臺……可便是不用說學校為何不讓林某的母親看監控,不讓她進學校,還不讓學員們“亂說”。

針對林某母親和外部社會輿論關心的全部難題,這則通告徹底沒有談及,令人禁不住猜疑這身後是不是有哪些內情。盡管通告中也講了,林某身亡是行為,清除了刑事案的很有可能,可是由於通告全篇關鍵方向跑偏,林某的母親才確立表明不認可這壹調查報告,她會再次找尋客觀事實的實情,必需時履行追責和起訴的支配權。

為什麽會由教育部門發布?

其實這在法律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也不是整件事情的應當關註的重點。因為當地成立的聯合調查組是由公安部門、教育部門等多個部門組成的,公安調查得出的結果,教育部門作為傳聲筒來發布,不影響結果的權威性。

問題就出在學校的態度上。根據民法典規定,學校對在校學生負有安全保障義務,這個安全保障義務包括管理和維護學校的器材和設施、對學生進行日常管理教育、事發後進行及時救助等。壹個孩子在學校墜亡了,他的母親自然會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學校的回應卻冷冰冰的沒有壹點人情味兒。

不讓孩子母親看監控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警方既然已經介入,就要保存證據,家屬想看就難了。可是據林某母親所說,等到她看監控的時候,其他部分都有,單關鍵部分是缺失的。

這讓人怎麽相信學校沒有在搞小動作?

現在壹出個什麽事兒,不是臨時工背鍋,就是監控恰到好處地壞了。這兩種情況,都是在消磨社會對於相關機構、部門的信任。

妳想想,林某的母親將孩子好端端地送到學校,僅僅壹個小時之後就發生這種事兒,誰能受得了?孩子在事發前有沒有出現征兆、有沒有跟別人發生過矛盾、學校有沒有盡到安全教育和管理的義務、事發後有沒有及時進行救助,這些都是應當考慮的問題,也是決定學校要不要為林某的死負責任的重要因素。

前幾天,廣西壹名大學生下午放學後去打籃球,突發心源性猝死去世,而在他倒下之後11分鐘,學校方面還沒有專業人士到場處理。要知道,心源性猝死的黃金搶救時間只有4分鐘,10分鐘以後基本就救不回來了。

學校是否要對這名猝死的大學生負責任?

決定因素同樣在於:他們有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這兩個案例的基本邏輯是壹樣的。現在雖然聯合調查組已經認定林某是出於個人問題墜樓,不代表著事情就可以這樣蓋棺定論,林某的母親還可以走壹些其他的途徑尋求真相,比如申請復議、復核,比如通過法律途徑來維權。

就算最後認定結果還是這樣,學校也不會有多輕松,他們壹方面要進行整改,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另壹方還有可能要對死者家屬進行人道主義賠償。

對於我們每壹個關心這件事的人來說,有壹個道理需要明白,在真相浮出水面之前,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所有的關註和質疑都是合理的。我們期待這件事有壹個合理的結局,也希望林某的母親能得到應得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