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的雜文集有哪些
《熱風》:這是魯迅寫於1918年到1924年的雜文集。當時中國處在最黑暗的時代,許多誌士仁人在探索社會病根所在,文化界有無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諷刺。魯迅在“題記”中說:“我覺得周圍的空氣太寒冽了,我自說我的話,所以反而稱之曰《熱風》。”?
《墳》:這是魯迅寫於1907年至1925年的壹本論文的雜文集,1927年在廈門時出版。作者說將有關文章收斂起來,“造成壹座小小的新墳,壹面是埋藏,壹面是留戀。”這是作者的自謙之詞。?
《三閑集》:這是魯迅1927年在上海所寫的雜文集。此集是戰友誤解的記錄,當時創造社的人說魯迅“閑暇,閑暇,第三個閑暇”,魯迅就拈過來命名自己的集子。?
《二心集》:此集收入魯迅1930年到1931年寫的雜文。當時國民黨反動派攻擊魯迅的“拿蘇聯盧布”,還編《文藝貳臣傳》。魯迅承認自己不是統治者的“忠臣”,確有“二心”,對自己出身的階級也“有壹點攜貳的心思”,因而取名為《二心集》。?
《華蓋集》:這是魯迅寫於1925年的雜文集。“華蓋”是星名,星相家說,和尚交華蓋運是成佛的好運,俗人交華蓋運就會被罩住,碰釘子。該集的壹些短文是沖破重重阻撓才發表出來的,集名表現了對反動當局的憤懣之情。?
《而已集》:此集收魯迅1927年在廣州有上海所寫的雜感。“而已”屬文言語氣詞,是“罷了”的意思。面對敵人的血腥暴行,魯迅說:“淚揩了,血消了,/屠伯了逍遙復逍遙,/用鋼刀的,軟刀的,/然而我只有‘雜感’而已。”
《準風月談》收集先生1933年下半年所作雜文,1934年出版。
擴展資料:
魯迅在他的壹生中,特別是後期思想最成熟的年月裏,傾註了他的大部分生命與心血於雜文創作中。他的雜文極具批判性,魯迅曾把雜文分為“社會批判”和“文明批判”,所強調的正是雜文的“批評(批判)”內涵與功能。
順次翻開魯迅生前出版的14本雜文集,就可以看到壹部不停息地批判,論戰,反擊……的思想文化鬥爭的編年史:從《熱風》開始的對封建禮教、舊傳統的批判,與復古派的論爭,壹直延續到《且介亭雜文末編》對國民黨政府的法西斯專政的抗議,對中國***產黨內的“左傾”路線的反擊。
魯迅雜文所顯示的這種“不克厥敵,戰則不止”的不屈精神,從根本上有違於中國文化與中國士大夫文化知識分子的“恕道”、“中庸”傳統,集中的體現了魯迅其人其文的反叛性、異質性。
百度百科——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