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項目規劃分類
當前,信息已成為與材料、能源***同支撐世界發展的三大資源之壹,也是支撐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保障國家戰略安全的核心資源。以網絡通信、計算機、集成電路和軟件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和思維方式,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由工業化社會向信息化社會的轉變,推動全球經濟的進壹步增長。
我國信息技術和電子信息產業的整體水平這些年來得到了很大地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特別是高端通用芯片、基礎軟件和核心電子器件的研發能力和產業化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更大,還不能滿足電子信息產業高速發展的需求。因此,攻克高端通用芯片、基礎軟件和核心電子器件的關鍵技術,擁有自主的創新體系,使我國成為國際電子信息產業的中堅力量,是國家意誌的體現,是推動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從大到強的戰略選擇。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以下簡稱核高基重大專項)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所確定的國家十六個科技重大專項之壹。科技部是核高基重大專項的領導小組組長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是核高基重大專項的牽頭組織單位,是實施核高基重大專項的責任主體。核高基重大專項實施方案經專家委員會論證,於2008年4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現已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核高基重大專項的主要目標是:在芯片、軟件和電子器件領域,追趕國際技術和產業的迅速發展。通過持續創新,攻克壹批關鍵技術、研發壹批戰略核心產品。通過核高基重大專項的實施,到2020年,我國在高端通用芯片、基礎軟件和核心電子器件領域基本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研發與創新體系,並在全球電子信息技術與產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國信息技術創新與發展環境得到大幅優化,擁有壹支國際化的、高層次的人才隊伍,形成比較完善的自主創新體系,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做出重大貢獻。
核高基重大專項所涵蓋的三個方向是21世紀電子信息產業國際競爭的制高點,是體現強國地位的重要標誌。實施好核高基重大專項對提升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至關重要。而且核高基重大專項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有著密切的關聯,對行業的發展起著重大的支撐作用。這些關鍵技術和產品的突破,不僅將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也能增加財政收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實施核高基重大專項是我國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中壹項長期而艱巨的戰略任務。國家將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政府、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積極性,建立能夠調動各方面資源的高效組織管理架構,形成職責清晰、分工合理、相互支持、通心協力的管理機制,從而凝聚全國優勢科技資源,做好核高基重大專項實施工作。
核高基重大專項的實施,將設立專門的領導小組、組織實施機構和相應的支撐服務體系,並根據核高基重大專項任務的不同性質和內容,選擇有針對性的組織實施模式。堅持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結合的原則,調動企業的積極性,發揮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的優勢,鼓勵應用單位參與重大專項,促進科技成果和產業化的銜接。為保證核高基重大專項的順利實施和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實施中將通過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過程管理規定和流程,強化過程管理。
在經費投入方面,將在中央重大專項資金支持的基礎上,積極鼓勵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多元化和多渠道投融資機制的建立,積極引導和促進地方政府、企業、金融機構以及社會資金的投入,同時加強對經費的使用監督,保證核高基重大專項的順利實施。 “十壹五”期間重點實施的內容和目標分別是:研制具有海量通信能
力的新壹代寬帶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低成本廣泛覆蓋的寬帶無線通信接入系統、近短距離無線互聯系統與傳感器網絡,掌握關鍵技術,顯著提高我國在國際主流技術標準所涉及的知識產權占有比例,加大科技成果的商業應用,形成超過1000億元的產值。 “十壹五”期間重點實施的內容和目標分別是: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以及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等重大技術,建立具有壹定應用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長期在軌自主飛行的空間實驗室。探月工程從繞月探測起步,研制月球探測衛星,突破月球探測的關鍵技術,為全面開展探月工程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