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美國入侵巴拿馬的美軍入侵巴拿馬的歷史背景與原因

美國入侵巴拿馬的美軍入侵巴拿馬的歷史背景與原因

美國和巴拿馬的恩恩怨怨集中表現在巴拿馬運河的權益上。1903年,美巴政府簽訂開鑿和永久租讓巴拿馬運河區的不平等條約,運河歸美國政府所有,並由美國政府任命總督,升美國國旗,實行美國法律。1914年運河通航後,美國把運河兩岸16.1千米範圍劃分為運河區,設立了美軍南方司令部,駐軍1萬多人,禁止巴拿馬人入內,成了運河的主要用戶和受益者。每年運河總收入約3億美元,絕大部分為美國所得,巴拿馬只能得到少得可憐的零頭。

由於巴拿馬人民進行了堅決的鬥爭,美國羅斯福政府在1936年被迫增加租金。1956年埃及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增強了巴拿馬人民將巴拿馬運河收歸國有的信心。經過巴拿馬人民的堅決鬥爭,美巴兩國政府首腦於1977年9月7日在華盛頓簽署了新的巴拿馬運河條約。新條約規定,廢除1903年條約,。新條約還規定,從1990年起,運河區管理委員會主任應由巴方提名(必須是巴拿馬人)而由白宮任命。

1983年諾列加通過政變自任國防軍總司令,實際掌握軍政大權。1989年5月總統大選開票統計結果,反對黨聯合推舉之總統候選人吉列爾莫·恩達拉(Guillermo Endara)獲得選舉勝利,但諾列加宣布選舉無效,同年9月美國對巴國實行經濟制裁,12月15日諾列加宣布與美進入戰爭狀態,自任國家元首。

為了迫使巴拿馬軍方早日交權,美對巴實行經濟制裁,巴拿馬政府陷於極其困難的境地。

1989年10月3日,巴拿馬重新組建了全國民眾代表大會取代議會,宣布實行“戰爭狀態法”,改革稅收制度,結果使諾列加的統治地位有所加強。

1989年12月15日,巴拿馬全國民眾代表大會采取緊急措施,任命諾列加為政府首腦,授予絕對權力,並宣布巴、美處於戰爭狀態。1989年12月16日晚,4名美國軍人向巴拿馬國防軍司令部所在地時射擊,巴士兵予以還擊,造成美軍壹死壹傷。這壹流血事件為美國政府提供了入侵巴拿馬的借口。

1989年12月20日,美國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下令兩萬七千名美軍展開對巴拿馬代號“正義事業”的軍事行動,采用F-117A隱形戰鬥機發起了閃電戰進攻,兵分五路襲擊巴拿馬各軍事要地。

美軍空降巴拿馬

推翻了諾列加的軍事政權,扶持巴拿馬反對黨領導人吉列爾莫·恩達拉(Guillermo Endara)在議會大廈宣誓就任巴拿馬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