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四年級400字作文
回答者: 296735914 - 試用期 壹級 2-15 14:38
桂林城徽的象征—象鼻山
象鼻山之所以成為桂林城徽的象征,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壹、獨特的地理位置,像象鼻子壹樣的孤零零的壹座山靜靜的站在漓江與桃花江的交匯處。二、面對漓江、山上刻有唐、宋、明、清等各個時期的優秀作品、山洞內是桂林市著名的三寶之壹桂林三花酒的酒窖藏地,據說存放最久的三花酒已達百年以上,桂林三花酒酒藏博物館馬上在象鼻山旁開業了。三、象山公園依然是桂林市民和遊客向往的地方。
象鼻山:在桃花江與漓江匯流處,西距文昌橋200米。海拔200米,高出江面55米,長108米,寬100米,山體面積1.3公頃。由3.6億年前海底沈積的純石灰巖組成,酷似壹頭巨象伸長鼻子吸飲江水。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名宜山、儀山、沈水山,簡稱象山。象山以神奇著稱。其神奇,首先是形神畢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間造就壹輪臨水皓月,構成“象山水月”奇景。因此,象山成了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征,桂林乃至廣西地方產品多以象山作為標記。
水月洞: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間。距今1.2萬年前,地殼擡升,漓江縮小,加速了水月洞的發育,形成壹個東西通透的圓洞。長17米,寬9.5米,高12米,面積約150平方米。水月洞洞口朝陽,亦名朝陽洞。但洞在水上,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所以水月之名,壹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壹大奇景,與南望的穿山月巖相對,壹懸於天,壹浮於水,形成“漓江雙月”的奇特景觀。
象鼻巖:與水月洞相鄰,因在象鼻山的象算稍後處而得名。巖高1.9米,寬3.3米,長約13.5米,面積44.5平方米。巖品面江,東向,呈條形封閉狀,是納涼、眺望江景佳處。
雲峰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象鼻山西南麓。相傳唐代這裏曾建有溫靈廟。宋嘉定七年(1214年)方信孺在此建壹書齋,取名“雲崖軒”。明代這裏又建“範方祠”,祀範成大、方信孺。清代改為寺,名“雲峰寺”。
普賢塔: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市區象鼻山頂。是壹座喇嘛式實心磚塔。建於明代初期。塔身第二層正北面嵌有青石線刻“南無普賢菩薩”。遠看此塔,像插在象背壹支劍柄或置於象背壹只寶瓶,故亦有劍柄塔、寶瓶塔之稱。塔通高13.6米。塔座為雙層八角形。塔身為寶瓶形,上覆傘形蓋,頂冠兩圈相輪。此塔造型與周圍山水相映成趣,頗為和諧壯美。
桂林山水,桂林山水圖片,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風景圖片,廣西桂林山水資料
桂林山水的美是多方面的,有些很難用語言描繪:
桂林山水風景裏,漓江的清秀脫俗,陽朔的悠閑自在,龍勝資源的萬種風情,靖江王陵與靈渠的輝煌神秘……
黃昏漫步在榕杉湖的林蔭道上,會被桂林的嫵媚所震撼,就像桂林米粉壹樣令人回味無窮。
享受桂林應當是從容不迫的,如果匆匆而過,留下的可能不僅僅是遺憾。
在品嘗不同的米粉後,可以加入正陽街從容的時尚人群中;
也喜歡找壹個清新的雨後細細品味愚自樂園那些觸及心靈深處的雕塑 , 或者幹脆到陽朔小住,在朋友中“失蹤”幾天,把自己融入咖啡音樂山水中……
前幾天,我和爸爸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旅遊,那兒風景如畫、鳥語花香,真是壹個世外桃源!
第壹天,我們隨著旅遊團坐車去象鼻山遊玩。桂林的許多山都是在城市裏,真可謂是“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到了山腳下,只見象鼻山像壹只正在喝水的大象,活靈活現的。大象的鼻子和嘴之間有壹個大洞裏面還可以站人,大象的頭上有壹大片的樹林,這只大象就像剛剛從樹林裏出來似的。河邊還有幾只小象翹著鼻子嬉戲玩耍,我在壹只小象旁照相,照片上的小象好像正在對著我的耳朵說話,真有趣。
隨後我們來到了伏波公園玩,這座公園是為了紀念明朝的壹位名將伏波大將軍——孔有德修建的。相傳孔有德打了勝仗,皇帝就封他為伏波大將軍,後人為了紀念他,就修建了這座伏波公園。門前,孔有德騎著馬,馬兒高高躍起,十分神氣。進入公園,映入眼簾的就是壹座大鐘, 鐘上刻著字。山上寫著“伏波山”三個大字,山下有壹個洞,進入後涼爽無比,到處冒著涼氣。
下午我們去了琉璃廠,裏面有許多精致的琉璃品:馬、老虎、獅子、乾隆閱兵像、靈獸麒麟……又去了海鮮廠,見到了許多魚。
桂林,美麗的城市;夢中的理想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