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教育教案範文5篇
1.疫情防控教育教案範文
壹、活動意圖:疫情期間,我們普通人都減少外出集體在家防疫新冠病毒,但有壹群人他們不畏危險沖在了壹線,為我們建起了壹道安全防線,他們是和平時期的英雄。
我們以為的歲月靜好,是因為背後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成人可以借此教育契機帶著孩子們了解事情的發展,認識那些為了大家舍小家的英雄,讓孩子們知道英雄都是來自普通人,激發他們的感恩之情。
二、活動目標
1.了解病毒的嚴重性,知道壹線人員的危險與艱苦。
2.學會通過談話、收集資料等方法去了解事物。
3.感受逆行者的奉獻精神,萌生敬佩、感恩之情。
三、活動準備
PPT課件、有關壹線人員的視頻、照片、新聞等內容。
四、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交流疫情的事情,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
(1)妳了解的事情是什麽樣子的?
(2)妳對這些事情有哪些想法?
2.教師和幼兒壹起觀看相關PPT課件,視頻、新聞、圖片,了解壹線戰疫人員的艱辛和偉大。
(1)妳看見這些信息,有哪些想法?
(2)壹線很危險,他們為什麽逆行而上?
(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明白,大家做事情,有的是職責所在,有的是為了情懷信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是普通人,更是偉大的英雄)
3.學習PPT課件《最美逆行者》,了解哪些人或者職業是“最美逆行者",在背後默默為我們美好生活而戰鬥著教師可以和幼兒壹起交流,了解當時發生什麽,有哪些人或者群體做了什麽等等,讓幼兒從中感受到“逆行者"的含義。
(醫護人員、物質運輸人員、防疫基層排查人員、火神山建設者、誌願者等等,成人還可以根據孩子信息接受能力,壹起延伸了解非典、四川地震、涼山火災、天津大爆炸等等)哪些故事或者瞬間觸動妳,為什麽?
4.請孩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1)妳有什麽話想對他們說?
(2)如果妳面臨這樣事情,妳會怎麽選擇?為什麽?
5.職業暢想,引導幼兒思考,塑造價值觀
(1)妳未來想成為怎樣的人?
(2)為此妳需要做些什麽?
2.疫情防控教育教案範文
壹、班會主題抗擊新冠肺炎,我們***同努力
二、班會背景
由於突發的疫情,使得過年期間正應該是走親訪友,與小夥伴玩耍的機會沒有了,學生被要求進行自我保護,不能與外人進行接觸,長時間的封閉生活使得學生出現了浮躁、懶散、害怕、焦慮的情況,影響身體健康。
三、班會目的
1、懂得新冠病毒的危害,學會正確認識病毒。
2、做好疫情期間的預防,學會基本預防常識。
3、了解焦慮與突發狀況的關系。
四、班會準備
1、將自疫情的爆發以來的相關事件進行搜集。
2、分享緩解心理壓力的方法。
五、班會過程
老師以直播的方式
1、介紹此次班會的流程,介紹了班會召開的背景。
2、將重點部分進行詳細講解,結合實例,做正向分析。
(1)什麽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壹類病毒,因形態在顯微鏡下觀察類似王冠而得名。目前為止發現,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柱動物,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疾病。
(2)臨床表現有哪些?
壹般癥狀包括發熱、乏力、幹咳、逐漸出現呼吸困難等,部分患者起病癥狀輕微,可無發熱。嚴重者可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礙等。多數患者癥狀為輕、中度,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3、就容易引發的焦慮情緒與突發狀況的關系進行明確。
(1)什麽是焦慮?
心理焦慮:是由生物學因素(遺傳因素、生化因素)和心理社會因素***同作用的結果。
(2)為什麽會產生焦慮?
(3)怎樣緩解焦慮情緒?
①認知療法:改變不良認知或進行認知重建。
正確看待冠形病毒的危害,對它有壹個深入的認識,了解自己身邊的具體疫情,做好適當的防範,不要過度害怕和緊張,按照要求正常應對即可。比如:做好日常的消殺、測溫、配合管控、盡量不出門、多關註時事。
②行為療法:呼吸訓練、松弛訓練。
做深深呼吸、眺望遠方等放松訓練,或是幹壹些可以使自己放松下來的事情,比如瑜伽、看書、做手工、畫畫、彈奏樂器、唱歌等,並且適當進行身體鍛煉,增加身體的免疫力。
4、就自我防護過程中的細節部分進行講解。
5、學生連麥,提出自己的疑問,老師對大會內容進行總結:
(1)正確認識新冠形病毒,從自己身邊做起,做好自我防範,不為醫療人員麻煩;
(2)正確看待新冠病毒,樹立正確的心態,積極應對,積極配合。
六、班會教學設想
3.疫情防控教育教案範文
教學目標:1、本課讓學生了解目前新冠肺炎的發生與預防,認清新冠肺炎的危害,及時掌握防控新冠肺炎的方法。
2、通過學習有關內容,讓同學們清楚當前是新冠肺炎發生的多發時期,認識新冠肺炎的危害,壹旦遇到感冒發燒應該及時治療,采取措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教學重點:了解目前新冠肺炎的發生與預防。
教學難點:認清新冠肺炎的危害,及時掌握防控新冠肺炎的方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壹、導入
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部分地區仍然處於高度風險區域,新冠肺炎到底有多危險,我們應該怎麽預防,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二、新冠肺炎基本知識
1、是壹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可以人傳人,嚴重的會導致死亡。癥狀和感冒類似,壹般是高熱、咳嗽,渾身沒力氣等。
2、通過感染者說話、咳嗽或打噴嚏等方式將病毒散播到空氣中,易感者吸入後就會被感染。人群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用場所傳播最快。還可能通過被病毒汙染的玩具、茶具、餐具、毛巾等物品間接傳播,通過手接觸最多,所以要勤洗手。
3、和普通感冒不同的是,新冠肺炎攻擊群體非常廣泛。另外,嬰幼兒、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的自身抵抗力低,也要多加防護。
4、新冠肺炎病毒害怕高溫,病毒加熱至69攝氏度,持續半小時才能殺死新冠肺炎病毒,所以可見它的可怕。
5、臨床表現潛伏期14—20天不等,多為14天,癥狀和壹般感冒類似,包括發熱、流涕、鼻塞、咽痛、咳嗽、頭痛、肌痛、乏力,部分人可能會出現嘔吐和(或)腹瀉,但絕大多數患者病情相對輕微,只有少數病例可發生肺炎等並發癥,嚴重者可以導致死亡。
三、預防措施
1、加強室內空氣流通,多開窗通風。註意居家衛生,保持居室衛生清潔。
2、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常某某,不與他人公用毛巾等個人物品。
3、加強家庭成員健康監測,出現體溫大於37.3℃者,應暫停工作,及時觀察並隔離。
4、加強身體鍛煉,合理營養,規律休息,少去或者不去人流聚集及空氣汙濁的場所。
5、做到勤洗手,洗手時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汙濁的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四、小結
新冠肺炎並不可怕,但我們要做到的是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最重要。認識區分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的傳染性很強,所以新冠肺炎引起暴發性流行。
4.疫情防控教育教案範文
活動目標1.了解什麽是新冠狀病毒及其危害。
2.大膽學念兒歌,掌握保護自己的方法。
3.感受病毒無處不在,激發其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前期幼兒對新冠狀病毒有壹定了解。
活動過程
壹、了解什麽是新冠狀病毒
1.小朋友們,這個新年妳們是怎麽過的呀?跟往年有什麽不壹樣?
(原來是有壹種很厲害的病毒在找我們,我們只能躲在家裏過年,它就是新冠狀病毒。我們看不到它,但是在放大鏡下,科學家發現這個新病毒的形狀好像皇冠狀的病毒,壹直寄生在野生動物身上。)
2.偶然的機會,人接觸了野生動物,所以這個病毒就跑到了人們的身上。妳們知道人與人之間是怎麽傳染的嗎?(觸摸、唾液的飛沫等)
二、了解新冠狀病毒的危害,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所感的生活經歷。
1.妳們知道它會對我們造成多大的危害嗎?
(人的身體難以抵抗這種病毒的感染,就會生病,會發燒、咳嗽、呼吸困難,有的人會病得很重,甚至危及生命)
2.人們都是怎麽保護自己的呢?妳見過爸爸媽媽都用過哪些方法?(待在家裏、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運動.....)
三、學念兒歌,掌握保護自己的方法。
這個病毒很壞,愛跟我們躲貓貓,小朋友們可要待在家裏保護好自己和家人,被它找到就麻煩了。老師給妳們編了壹首兒歌,掌握了兒歌裏的方法,病毒就很難找到妳們啦!
兒歌裏的方法妳們學會了嗎?趕快去告訴妳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吧,雖然我們不能出門,不過還可以通過電話、視頻等多種方式告訴更多的人哦!
兒歌《趕走病毒春滿地》
冠狀病毒是魔鬼,絕不讓它亂藏匿。
小朋友們齊努力,病毒就會遠離妳。
不走親來不訪友,不去人多熱鬧地。
爸爸媽媽來陪我,親子時光好愜意。
蔬菜水果要多吃,運動提高免疫力。
打噴嚏,流鼻涕,切莫粗心和大意。
遮好口鼻講衛生,七步洗手需牢記。
咳嗽發熱和無力,及時上報早隔離。
5.疫情防控教育教案範文
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冠狀病毒的樣子、危害和傳播途徑。
2.掌握預防冠狀病毒方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感受病毒傳播的強大力度,激發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冠狀病毒等圖片、金粉、噴壺
活動過程
壹、問題導入,引出“冠狀病毒”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假期時人們的變化。
師:小朋友們,妳們的假期都是怎麽過的,有沒有經常出玩耍呢?(幼:沒有)是呆在家裏的時間多壹點,還是出去玩的時間多呢?(幼:呆在家裏的時間更多壹點)
師:妳出去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我們周圍的人們有什麽變化呢?(教師可以出示壹些圖片來提醒幼兒)
師總結:小朋友們發現,人們出去的時候都帶上了五顏六色口罩;進入超市的時候有穿著白色衣服,戴著眼睛的阿姨量體溫;公園裏出來玩的小朋友也少了……
2.引導幼兒思考:人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變化,為什麽不能經常出門玩耍,為什麽出去了還要戴口罩,量體溫;引出“冠狀病毒”。
師:這是因為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壹群壞家夥。這群壞家夥來自壹個叫病毒的大家庭,有時候小朋友們身體不舒服,有可能是“病毒”和它的同伴在我們的體內裏搗亂。(教師可出示病毒圖片)
3.教師出示“冠狀病毒”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冠狀病毒。
師:(1)這次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們。妳們看它們有幾只手?(幼:兩只)它們手裏拿的是什麽啊?(幼:皇冠)它們有幾只腳呢?(幼:八只)
(2)這些病毒竟然有八只腳,小朋友們覺得這些病毒的腳像什麽呢?(幼:像花瓣)
(3)大人們把這花瓣叫“花冠”,所以這些病毒就叫“長得像花冠的病毒――冠狀病毒”。
二、初步了解冠狀病毒的危害和傳播途徑,掌握預防的方法
1.教師講述冠狀病毒的危害。
師:冠狀病毒是壹群壞家夥,它們會悄悄溜進不註意衛生的小朋友的身體裏,讓小朋友咳嗽、發燒,感覺到不舒服,然後……這個小朋友就生病了。
2.通過遊戲,初步了解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
遊戲1:噴嚏雨
玩法:(1)師:有時,病毒也會藏在小朋友們的口水裏,我們打噴嚏或咳嗽時,嘴巴裏的口水就會噴出來。
(2)教師面對幼兒,用噴壺模仿打噴嚏或咳嗽時的狀態(註意避免唾沫飛出,僅僅口腔送氣即可)。感受到水霧噴灑的小朋友就“中招了”。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何避免別人打噴嚏或咳嗽的口水落我們的身上?打噴嚏或咳嗽的人應該怎麽做?
師總結:我們在出門時帶上口罩(教師可示範講解口罩的正確帶法),這樣噴嚏或咳嗽時噴出的口水就會落到口罩上,就不會落在我們的皮膚上了;而我們在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衛生紙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用完的衛生紙要丟入垃圾桶。
遊戲2:“病毒”傳傳看
玩法:(1)教師將金粉塗在小朋友A的手上(要多塗壹點,效果更直觀),揉搓壹下,然後讓這位小朋友摸摸自己的小椅子,再摸摸小桌子。
師:小朋友A身上的“病毒”被帶到的哪裏?(幼:桌子和椅子上)
(2)請小朋友B將小朋友A摸過的位置再摸壹遍。
師:現在“病毒”被帶到的哪裏?(幼:小朋友B的手上)
(3)讓小朋友B與小朋友C握握手。
師:這次“病毒”去了哪裏?(幼:小朋友C的手上)
(4)讓小朋友C摸摸自己的臉蛋和鼻子。
師:現在,哪裏又產生“病毒”了?(幼:小朋友C的臉蛋和鼻子上)
(5)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這些情況如何避免。
師總結:“病毒”的傳播能力真是太厲害了,所以小朋友們要勤洗手。飯前便後,打噴嚏或咳嗽後,都要洗,還要按照正確的洗手步驟,用香皂或洗手液好好搓壹搓,把“病毒”都洗掉。
三、通過判斷做法的方式,加深印象
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判斷哪個小朋友的做法正確,哪個是錯誤的。
師總結: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認識了病毒的威力,真是太強大了,如果我們不註意個人衛生。這群壞家夥很可能悄悄溜進我們的身體裏,使小朋友們生病呢。所以啊,我們出門時要戴口罩;如果想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衛生紙捂住口鼻,然後將衛生紙扔進垃圾桶;還要經常按照正確的步驟,用香皂或洗手液把我們的小手洗幹凈,這樣,病毒大軍就不會輕易找上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