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急求:壹份小學壹年級或二年級數學教學案例,1500字左右

急求:壹份小學壹年級或二年級數學教學案例,1500字左右

《對稱圖形》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6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找出“對稱軸”。

2、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並學會欣賞數學美。

3、讓學生能剪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結合教學進行審美教育,激發學生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會畫對稱軸。

教學難點 識別軸對稱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對稱圖形、尺子等。

學具準備 蜻蜓、蝴蝶、樹葉、長方形、正方形、圓、剪刀、尺子、鉛筆等。

教學過程

壹、創設情境,初步感知對稱

1、故事引入

師: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壹個小故事,大家想不想聽?

(電腦演示):壹個炎熱的下午,壹只小蜻蜓正在空中捉蚊子。這時,飛來了壹只小蝴蝶,繞著小蜻蜓飛來飛去。小蜻蜓說:“小蝴蝶,妳繞著我飛來飛去,我都捉不成蚊子啦!”小蝴蝶笑嘻嘻地說:“妳怎麽連壹家人都不認識了!我是來找妳玩的。”小蜻蜓奇怪地問小蝴蝶:“妳是蝴蝶,我是蜻蜓,咱們怎麽會是壹家的?”“妳不知道了吧!在圖形王國裏,咱們可是壹家的,咱們這壹家子還有好多好多成員呢。走,我帶妳去找壹找。”小蜻蜓和小蝴蝶飛過了田野,飛過了小河,飛到了小樹的葉子上。小蜻蜓更奇怪了:“樹葉也和咱們壹家嗎?”小蝴蝶說:“對!在圖形王國裏,樹葉也和咱們是壹家人。”

2、提出問題,觀察、討論

師:蝴蝶為什麽說在“圖形王國”裏它們是壹家的? 它們有什麽相同的地方嗎?(引導學生從形狀、花紋、大小、圖案上觀察)

3、動手操作

請同學們拿出蜻蜓,蝴蝶和樹葉圖片,動手折壹折,妳發現了什麽?(把圖形對折後,圖形的兩邊能夠完全重合在壹起。)

4、小結:通過觀察我們發現,每個圖形左邊和右邊的形狀壹樣、大小壹樣、圖案也壹樣。如果把左邊和右邊對折,圖形兩邊能夠完全重合在壹起,在數學王國裏,我們把這樣的圖形叫做“對稱圖形”。 (板書課題:對稱圖形。)

師:對稱的東西還有很多,如衣服、剪刀、眼鏡等,這些東西都是對稱的。(電腦演示)

(設計意圖:教師利用學生熟悉的蝴蝶、蜻蜓、樹葉,創設故事情境,以“蜻蜓、蝴蝶和樹葉為什麽是壹家人?”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熱情,同時喚醒了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加上課件配合展示,為認識對稱物體的***同特征打下基礎。在引出“對稱”的概念後,呈現給學生壹些對稱的實物畫面,並動態顯示這些東西都是對稱的,豐富了學生對對稱圖形的感性認識。)

二、動手創作,親身體驗對稱

1、 師:老師還用彩紙剪出了壹些圖形,猜壹猜,這是什麽?(板貼:烏龜、小魚、飛機),它們是不是對稱的?

2、動手操作

師:這些對稱圖形漂亮嗎?妳們能不能像老師壹樣用紙剪出壹個對稱圖形呢?

師:那麽怎樣才能剪出壹個對稱圖形? (小組討論後匯報)

①折:為什麽先要對折?

②畫:想壹想,我們用不用把整個圖案全畫在紙上? 把紙對折以後,妳認為我們應該沿著哪條邊來畫?

③剪:

邊交流邊板書:折、畫、剪。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用彩紙自己創作壹個對稱圖形,比比看,誰的作品最奇特、最漂亮!

(放音樂,教師巡視,並把學生作品部分展於黑板上。)

(設計意圖:為了讓學生進壹步理解“將壹個圖形對折以後,左右兩邊的圖形是壹樣的”這壹本質特征,教師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設計了讓學生動手剪對稱圖形的活動。這壹活動分為兩個層次,首先由小組討論怎樣剪對稱圖形,教師示範剪壹個軸對稱圖形,然後由學生動手剪壹個自己喜歡的對稱圖形。學生在剪對稱圖形的過程中,經歷了折、畫、剪這樣的過程,幫助學生準確地認識“左右兩邊是壹樣的”含義,使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由粗略感知上升到精細化。)

3、認識對稱軸

師:雖然他們剪出的對稱圖形樣子不壹樣,可是在這些對稱圖形的中間都有什麽? 對,畫出來就是壹條直直的虛線。(教師板演)

師:妳能給它取個名字嗎?

同學們很有創造性,想法都不錯。數學家取的名字跟妳們差不多,叫對稱軸。

師:沿著這條對稱軸對折,對稱圖形的兩邊就能完全重合,可見這條對稱軸很重要。誰能指出這幾個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4、學生畫對稱軸

請同學們用筆和直尺在自己的作品上畫出對稱軸。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學生所剪的對稱圖形引出折痕,通過折痕引出對稱軸的概念,使學生對這壹概念的認識直觀,自然。)

三、聯系生活,尋找欣賞對稱圖形

1、尋找生活中的對稱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對稱圖形,知道了對稱軸,請同學們找壹找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對稱圖形?

2、伴隨音樂、欣賞對稱圖形

師: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是對稱的,請同學們和老師壹起去欣賞壹下生活中的對稱圖形。(電腦演示)

師:看著這些對稱圖形,妳有什麽想說的嗎?

(補充課題:美麗的對稱圖形)

3、動作表演、感受對稱情趣。

教師做動作,問:這樣,是對稱的嗎?怎樣才能變得對稱?聽音樂,當音樂停的時候請妳們做壹個對稱的造型。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舉例生活中的對稱圖形,讓學生感受、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課件演示對稱圖形,既體現了媒體沿對稱軸對折的動態效果,又使學生充分體驗到對稱在生活中運用的廣泛性,同時獲得美的享受。)

四、辨析拓展對稱。

1、(出示課本第68頁“做壹做”)

師: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幾樣生活中常見的東西,請妳幫老師找壹找,哪些東西是對稱的?

師:妳能畫出他們的對稱軸嗎?(全班交流)

2、(第70頁第2題)

長方形、正方形、圓的對稱軸在哪兒,分別有幾條?請妳折壹折、畫壹畫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師:不同的對稱圖形,對稱軸的條數也不同。有的只有壹條,有的有兩條,有的有無數條。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幾何圖形的對稱現象,並能找出它們的多條對稱軸。)

3、(出示課本第70頁第3題)

師:老師這邊還有幾個對稱圖形,可是它們很害羞,把自己的半邊臉給藏起來了,小朋友,妳們能想辦法把它的另壹半找出來嗎?請同學們沿著對稱軸畫出他們的另壹半。

4、猜壹猜

出示3、A的壹半讓學生猜壹猜,展開後是什麽。

師:妳還想到什麽?

師:同學們課後有興趣可以去研究壹下26個字母、數字或我們學過的文字當中有哪些是對稱的。

五、評價總結。

1、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麽?妳有哪些收獲?

2、師小結:同學們都說,對稱圖形很美,是啊!只要我們用眼睛仔細去觀察,用雙手去創造,就能用對稱圖形把生活裝扮得更加美好!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壹次說說對稱圖形的特點,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整理和回顧。)

課後反思

對稱是壹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的必要基礎,了解對稱圖形,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這壹節學科整合課的內容是認識軸對稱圖形,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索、動手操作活動了解對稱、對稱軸等概念,初步感性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結合新課標的精神,我認為學生對於這方面的知識不是壹個簡單的接受過程,而是壹個發現、創新的過程。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比較、思索、發現,才能真正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進而領悟,內化為自己所有。

回顧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有以下幾個亮點:

1、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始時,利用學生熟悉的蜻蜓、蝴蝶、樹葉創設故事情境,讓學生感到新奇有趣,接著通過問題“蝴蝶、蜻蜓、樹葉為什麽說在圖形王國裏壹家人呢?”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願望,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加上課件配合演示,為認識對稱物體的***同特征打下了基礎。

2、讓學生的親感親歷,在感知中總結學習。

在創設故事情境,初步感知對稱圖形後,讓學生動手操作創作對稱圖形,感知它們的***同特點。經過和老師的***同探討後,親手剪出各種對稱圖形,進而通過折痕引出對稱軸的概念,再讓學生說壹說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對稱的,使學生了解對稱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通過給幾何圖形找對稱軸的練習,使學生進壹步掌握對稱圖形的特征和在教學中的運用,最後設計提高發展題,鍛煉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給學生持續發展創造空間。

3、積極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探究與合作學習的空間,最大限度的保障學生的主動參與。本節課按“初步感知對稱——親身體驗對稱——尋找欣賞對稱——辨析拓展對稱”的思路展開教學,通過看壹看、想壹想、折壹折、剪壹剪、畫壹畫、找壹找、說壹說等活動,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參與到探究新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生長過程,感悟學法,實現教與學的和諧發展。例如讓學生觀察美麗的蜻蜓、蝴蝶、樹葉圖形,在小組內討論,講述自己的發現。又如,各組討論交流剪對稱圖形的方法,教師用按學生所說的方法剪出對稱圖形,給學生以肯定和贊許。再如,請學生展示剪出的對稱圖形,講述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對稱的……擴充了信息交流的渠道,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從中也使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鍛煉他們的學習的能力。

4、重視聯系生活實際,為學生搭建欣賞對稱美的平臺。

對稱的物體給人壹種勻稱、均衡的感覺,教學中我抓住對稱圖形的特點,精心設計師生***同欣賞生活中對稱圖形的活動,引導學生在悅耳的音樂聲中輕松愉快地欣賞美麗的畫面,既體現了媒體沿對稱軸對折的動態效果,又使學生充分體驗到“對稱”在生活中運用的廣泛 和美的享受,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熱愛生活的情感。

當然,本節課也存在壹些值得商榷和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軸對稱圖形可以是左右對稱,也可以是上下對稱,雖然教師在板貼時展示了上下對稱(魚)、左右對稱(烏龜)、斜的對稱(飛機),但在欣賞對稱圖形時,缺少上下對稱的物體,容易給學生造成思維定勢。

2、在研究長方形、正方形、圓的對稱軸時,由於圓的對稱軸有無數條,怎樣通過有限次的操作來發現規律,有待於教師更好地引導。

3、教師的個別語言組織得不夠嚴密。

以上缺點和不足有待於改正。

《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68頁內容。

學習目標:

1. 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2. 使學生理解對稱軸的含義,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來。

3. 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養,同時感受對稱圖形的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對稱圖形、對稱軸。

難點: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信封、紙、彩色及時貼、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剪刀、釘子板、水彩塗料。

教學過程:

(壹) 導入。

1. 師:同學們,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由許許多多美麗的物體組成的,壹片碧綠的樹葉,壹只漂亮的蝴蝶,都能帶給我們美的享受,現在,李老師這裏有幾張精美的圖片,妳們想不想看?(想)

(課件出示圖片)

師:誰來說說圖中都有什麽?(蝴蝶、楓葉、喜字、京劇臉譜)

師:他說得對嗎?請同學們在仔細觀察,這四個物體雖然不是同壹類型的,但它們四個都有壹個***同的特點,同學們,同位兩人談論壹下,妳能發現這個***同點嗎?(同位討論)

交流:我發現這些物體的左右兩邊都是壹樣的。

師:妳們都發現這個特點了嗎?(是)那麽怎樣驗證它們兩邊完全壹樣大呢?

(學生自己說自己的想法)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講解)

師:這是剛才出現的那片楓葉,下面我把它從中間對折,它的左右兩邊怎樣了?(重合)對了,左右兩邊完全重合在壹起,是不是說明左右壹樣大呀?(是)

師:像這樣,物體對折後兩邊完全重合在壹起的圖形,我們就叫它對稱圖形。這節課,我們就來壹起研究對稱圖形。

(板書課題:對稱圖形)

2. 師:同學們,妳們想不想也來折壹折驗證壹下呢?(學生自己折圖片)

交流:妳折的什麽圖形(蝴蝶)重合了嗎?(完全重合了)妳發現它是不是對稱圖形?(蝴蝶是壹個對稱圖形)

師:誰和他折的不同?(學生演示自己折的喜字、京劇臉譜)

3. 壹個圖形,它既可以左右對稱,又可以上下對稱,還可以這樣斜著對稱,註意:只要對折後可以完全重合,大小完全壹樣,我們就可以叫它是對稱圖形。

4. 師:剛才咱們再對這時出現了壹條折痕,妳知道這條折痕叫什麽?

這條折痕,咱們把它叫做對稱軸。我們壹般用虛線來表示的,現在請妳們將剛才的對稱圖形拿出來,在上面畫出它的對稱軸。

師:怎樣才能畫得很直?(用直尺畫)

(展示學生畫的對稱軸)

5. 判斷,將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畫出來

乒乓球拍√ 字母A√ 1 ×

梳子× 五角星√ 月亮√

(二)剪對稱圖形

師:同學們判斷的不錯。(出示黑板上的對稱圖形)

師:請大家看黑板,這幾幅圖案,都是李老師課下自己剪的,大家觀察壹下,他們是不是對稱圖形?(是)怎樣才能夠剪出真正對稱的圖形來呢?妳有什麽好辦法嗎?兩個人商量壹下。(同位討論)

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先將紙對折,以對折線為中心,畫壹半圖案,然後再剪下來,打開後就是壹個對稱圖形了。

師:課前,李老師發給妳們壹些彩色的及時貼,請同學們自己剪壹個比較簡單的對稱圖形。開始。

(學生剪,教師指導)

展評:剪好的同學,把妳的作品放在黑板上?

(學生評價別人的作品)

(三)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師:請大家拿出信封,裏面有什麽?

(長方形、正方形、圓形)

1. 拿出長方形的紙來,試著折折看,它有幾條對稱軸?(2條)

2. 正方形(4條)

3. 圓形(無數條)

師小結:看來,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有的是壹條,有的是幾條,有的是無數條。

(四)找對稱圖形

師:這節課中,我們研究了那麽多的對稱圖形,妳們觀察壹下,咱們教室裏,有哪些物體是對稱的。

(學生回答,教師講解)

師:同學們發現的可真多,其實對稱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特別大,妳們想不想開開眼界呢?

(展示對稱的現象)

教師講解:鐘表的外觀是對稱的,這種對稱不僅為了美觀,更保證了鐘表走時的均勻性和準確性;飛機外觀的對稱能使它在空中飛行是保持平衡;我國勞動人們在很早以前就發現了對稱的美,看!民間常用的對聯、古詩中的對仗它們都有壹種內在的對稱關系。又比如,我國民間的手工品,中國結、窗花等,它們的對稱充分體現了對稱的藝術美感;對稱還是自然界的壹種生物現象,許多動、植物都有自己對稱的形式。比如人的臉,以鼻尖為對稱軸,眼睛、耳朵、嘴都是對稱生長的。眼睛的對稱使人觀察物體更加準確,耳朵的對稱是我們聽到的聲音具有較強的立體感,而雙手、雙腳的對稱又能保持的人身體的平衡。服裝大多的對稱的,對稱的設計看起來更美觀、莊重。對稱的原理也被廣泛的運用在建築上,例如:北京的故宮,有叫做紫禁城,它的整體布局是對稱的,前三殿、後三宮在對稱軸上,其他宮殿對稱分布,它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築群。這是上海的南浦斜拉橋,它的左右、前後都是對稱的,對稱的設計師大橋更加牢固、結實。下面請學們欣賞其他國家的對稱建築,巴黎的艾菲兒鐵塔、泰國的泰姬陵、凱旋門,這些建築它們的設計都是對稱的、和諧的。

(五)動手實踐

師:課前我給妳們每個小組發了壹些物品,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嘗試制作對稱圖形。

(學生活動)

展示:

(1)用塗料的學生講方法:我先將紙對折,然後打開,沿對稱軸將塗料在壹邊畫出圖形的壹半,然後再對折,這樣塗料就印到紙的另壹半,就畫成壹個對稱圖形。

(2)用剪刀剪的同學講方法。(略)

(3)用釘子板圍的同學講方法。(略)

(4)用網格紙畫的同學講方法:我先畫對稱軸,然後畫圖形的壹邊,然後比著壹邊的樣子畫另壹邊,左邊占幾格右邊也占幾格。

全班評價

(六)全課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妳有什麽收獲?

(學生談收獲)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對稱圖形很美,希望同學們能發揮自己的智慧,創造出更多對稱的圖形,把咱們的生活裝扮得更美麗。

第三課時:鏡面對稱圖形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感受鏡面對稱圖形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活動,正確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通過觀察、實踐,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情感與態度: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教學重點:感知鏡面對稱的特點。

教學難點:體會鏡面對稱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鏡子、圖片、電視、實物投影機……

教學過程預設:

壹、玩壹玩

1、小朋友,今天我們來玩壹玩鏡子,好嗎?

2、照壹照,妳在鏡子裏看到了什麽?

3、這是怎麽回事?

妳(××同學)怎麽跑到鏡子中了呢?

4、除了鏡子以外,妳還見過能照出人或其他事物的東西嗎?

二、看壹看(第69頁的主題圖)

1、仔細觀察,在這幅圖中,妳看到了什麽?

2、怎麽會出現兩棟房子、六只天鵝?怎麽岸上有樹,水底也有樹?

3、看壹看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妳發現了什麽?

4、揭題:小朋友,其實這也是數學知識,是壹種鏡面對稱。(出示課題)

三、找壹找

1、下面讓我們來欣賞壹些鏡面對稱的圖片。看哪壹個小朋友最先發現圖畫中的鏡面對稱知識。

(出示圖片)

這些鏡面對稱的東西有什麽特點?

2、我們再來看壹看鏡子裏可愛的小朋友(出示圖)。

(1)小朋友,這也是鏡面對稱的例子,妳能來解釋壹下它是怎樣對稱的嗎?

(2)比較壹下,鏡子裏的小孩和鏡子外的大小壹樣嗎?方向壹樣嗎?

(3)誰能具體說說他的方向是怎樣相反的?

(4)小結: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對呀,鏡面對稱的現象就是鏡子裏所照出的事物大小形狀相同,但左右方向卻是相反的。(板書:方向相反)

四、照壹照

請學生用手中的鏡子做遊戲。

1、用鏡子照壹照自己的臉。

點點自己的左眼,看壹看它的方向怎樣?

朝鏡子裏的妳笑壹笑,再做幾個鬼臉,妳發現了什麽?

2、(發給學生只有半邊圖像的卡片)猜猜看,另半邊圖像是什麽?(教材第71頁第4題)

(1)沿著右邊的對稱軸用鏡子去照壹照,瞧瞧與鏡子裏的圖形合起來變成了什麽?

(2)小組活動用鏡子照。

(3)小組匯報。

五、做壹做

判斷。哪個是妳在鏡子裏看到的樣子?圈出來。

(教材第71頁第5題)

六、拓展

1、師:今天的數學課我們學習了什麽知識?

小朋友表現得非常棒,老師獎給妳們壹個故事,小朋友們願不願意聽?

(1)老師講述《猴子撈月》的故事。

(2)提問:同學們也許早就聽過這個故事,那麽請同學們想壹想:小猴子想撈到水裏的月亮,對不對呢?為什麽?

2、課外——大家都來照鏡子。

組織學生去大廳的鏡子前“照壹照”

(1)請學生在鏡子面前表演各種動作,同時請學生說出鏡子裏面的自己動作是怎樣的。

(2)小朋友們,我們壹起向前走壹步,鏡子裏的妳是怎樣走的?

(3)鏡子裏的我左手拿筆,右手拿本子,鏡子外面的我怎麽樣?

(4)我往左走,鏡子裏的我往哪走?(往右走。)

學生任意做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