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馬大姐和她的“馬大姐”糖果王國

馬大姐和她的“馬大姐”糖果王國

到了過年,老百姓都會把糖果作為年貨首選,“馬大姐”相信這個品牌,作為糖果的首選,已經深入到北京尋常百姓的心中。我們南方人還不太了解,等過完年了,我的店裏也會備上“馬大姐”的糖果,歡迎大家品嘗品嘗。

說起馬大姐,那就不得不提起咱們真的"馬大姐"了,作為這個品牌的創始人,馬桂敏如今已經年過花甲,從壹個小作坊到現在有員工5000人,全國設有8個分廠的全國最大糖果廠商之壹,馬桂敏已經經營了這家企業二十多個年頭,身價早已達到上億元,成為了行業標桿。並且在2017年入選全球糖果零食100強名單,這個名單中國***6家入選,營收***計515億。

馬桂敏可以說是糖果界的老幹媽,她16歲她就出門闖蕩,在社會上打工。1991年,由於家庭原因,她從工作了十年的海澱永豐糖廠辭職,向親朋好友借了8萬塊錢,創辦了馬大姐糖廠。

在最初,作為壹個小廠,馬大姐在很多已經有了知名度的老糖廠和大糖廠之間並沒有競爭力,只能依靠"壹盒酥糖"走天下。那時馬大姐對自己確立了非常正確的定位,因為廠子小,它只生產酥糖這壹個品種,並且選擇在北京周邊發展,價格也非常親民,漸漸地站穩了腳根。

後來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南方糖果漸漸流傳到北方,馬大姐幾乎沒有了壹點優勢。這時候馬桂敏開始感到危機,她為了學習更多的運作經驗,拓展視野,我跟隨相關食品行業協會到沿海壹帶考察,隨後又到歐洲參觀學習。為企業帶來了先進的經營理念與技術,之後幾年,馬桂敏將之前廠子的收益都投入到設備上面,成功實現了產品的轉型,擁有了酥糖、奶糖、巧克力、硬糖等多款產品。

2005年後,隨著媒體的更新,很多商家打起了電視廣告的主意,甚至花重金請明星當代言人,而這時馬桂敏既沒錢打廣告,更沒錢請代言人,怎麽辦?馬桂敏沒有坐以待斃,她仔細分析了市場,確定了"大城市帶動小城市,大賣場帶動小賣場"的市場戰略,慢慢的大小超市都有了馬大姐糖果,馬大姐進入了千家萬戶。

經過近十年的努力,馬大姐已然成為華北地區糖果品牌的老大,也打通了南方市場。同時,馬桂敏還開始涉足果凍、烘焙行業,不斷將產品推陳出新。

如今馬桂敏已經是花甲之年,她依然工作在最前線,帶領馬大姐不斷提高自己的硬件設施,提升團隊素質。不斷地積累,不斷的成功,這就是馬桂敏的創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