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型偵察艦下水
1945年美國兩顆原子彈瞬間殺死了日本十幾萬人,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投降。從此核能開始被人類重視,不但被用來制造武器,還利用核能發電,或者作為艦船的動力裝置。世界上第壹艘核動力艦艇是美國在1954年下水的鸚鵡螺號核潛艇,1960年美國又下水了第壹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這讓蘇聯非常不服氣,也開始研制核動力艦船,1983年蘇聯下水了世界上最大的偵察船“烏拉爾”號,這艘船采用核動力推進,被蘇聯寄予厚望,然而萬萬沒有想到最後卻被蘇聯水平的壹個煙頭摧毀了!
蘇聯在看到美國研制出了核動力艦船之後也非常心動,相比於常規動力,核動力的艦船幾乎可以無限續航,蘇聯希望能夠利用核動力艦船來壹個逆襲。蘇聯壹直非常重視情報工作,首先掌握對方的情報就有可能克敵制勝,蘇聯於是便想要建立壹艘偵察船,能夠及時發現美國的航母和潛艇。常規動力的偵察船需要進行補給,顯然不能滿足速來的要求,因此他們便想要建造壹艘大型的核動力偵察船。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烏拉爾”號核動力偵察船應用而生,它的滿載排水量為3.65萬噸,要知道當時法國的克萊蒙梭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也不過才只有3萬噸而已!這艘船使用了原來計劃建造核動力巡洋艦的船體,龐大的船體安裝了各種復雜的電子偵查設備,能夠偵查和檢測其他國家導彈發射的情報,戰爭中就是壹艘巨大的海上指揮中心。“烏拉爾”號於1983年下水,並在1989年進入了海軍服役,因為其強大的偵查能力被譽為“航母偵查艦”,美國對這艘無處不在的偵察艦非常頭疼!
然而美國萬萬沒有想到,這艘自己做夢都想幹掉的蘇聯軍艦,居然被蘇聯自己給“擊沈”了,這是怎麽回事呢?蘇聯人那都是戰鬥民族,做事往往不拘壹格,而且當時蘇聯瀕臨解體,蘇軍士氣低落。1990年壹個蘇聯水兵在“烏拉爾”號抽煙,並且隨手把煙頭扔到了軍艦上!萬萬沒有想到就是這個小小的煙頭導致發生了壹場火災,艦船上全部的電纜都被燒毀了,瞬間喪失了戰鬥力!
蘇聯政府此時忙的焦頭爛額,根本沒有錢修理“烏拉爾”號,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也沒有足夠的資金修理它。這導致“烏拉爾”號長達20年的時間停泊在軍港裏無法執行任務,美國做夢都能笑醒了!禍不單行2003年這艘船核反應堆出現了問題,最終俄羅斯不得不忍痛割愛,在2010年將這艘船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