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越貴越需要醒酒嗎?
對於陳年紅酒來說,由於單寧和色素會在漫長的陳年歲月形成沈澱物,倒在杯中既有礙觀瞻,又會產生些許苦澀。所以開瓶之後,原則上應該把酒平穩而緩慢地註入潷酒器,把沈澱物留在瓶底。這個過程即醒酒(Decanting),俗稱“換瓶”。 對於淺齡紅酒來說,通過註入醒酒器的開放時間(包括註入時的流動過程),可使酒液大面積接觸空氣(醒酒器的空間和開口較大),從而加速單寧軟化、充分釋放封閉的香氣。這個過程即醒酒(Breathing),俗稱“呼吸”。壹般來說以新鮮的果香為主的白酒、新酒、餐酒都不需要醒酒,可以即開即飲,甜白和貴腐黴白酒最好在飲用之前壹小時開瓶,但不需倒進醒酒器,讓瓶身直立透氣即可。未到成熟期的紅葡萄酒單寧比較重,最好倒入醒酒器裏醒上壹至兩小時,剛到成熟期的紅葡萄酒則花上半小時它便可以醒過來。陳年的老酒,沒有力氣再給我們醒了,換瓶是為了去渣,然後盡快飲用吧。如果妳不懂如何判斷這個酒是否進入成熟期,還有壹個比較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這個酒的價格:價格越便宜的酒越不需要醒酒。壹百多或以下都是即開即飲的餐酒,就不必費神去醒酒了。而價格偏貴的酒,如壹千或以上的,則需要視年份判斷酒的成熟度,從而確定醒酒時間。壹般醒酒的時間從十幾分鐘甚至三四小時不等。有壹些朋友總是說,曾經喝過幾千塊錢的葡萄酒,但卻不覺得怎麽好喝。如果下次遇到有人這樣說,那麽請先問問,那瓶幾千塊錢的酒醒了多長時間?越名貴的酒,越註重醒酒的時間,如果好酒沒有醒,就無法欣賞到她復雜的芳香和氣味,取而代之的是微弱的香氣和酸澀的酒液,有時候醒壹個小時和醒兩個小時都會有不同。因此有些酒會,把波爾多紅酒布根地的酒和澳洲美國(USA)的酒放在壹起盲品,往往是好酒會無辜地敗陣下來,為什麽呢?本來應該醒上壹小時才適合喝的酒,卻在完全沒準備好的情況下參加比賽,如何能公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