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文鸞的西貢街頭:槍決越***上尉
1968年1月31日,越南農歷新年初二。
盡管處於南北內戰之中,但根據過去幾年的慣例,雙方都會遵守春節臨時停火協議,好好過個節。整個南方沈浸在節日氛圍中,壹半的軍人警察正在放假。為迎接新年,南越當局臨時解除了燃放煙花炮竹禁令。
淩晨,首都西貢大街上突然“轟隆”作響,不少民眾誤以為有人放鞭炮慶新年,隨著響聲越來越劇烈,聽出街上混雜著AK-47點射的聲音,這才明白戰爭爆發了。戰爭不僅爆發,而且是越戰期間最大的地面軍事行動——越***著名的 “春節攻勢”。
在1968年1月30日,越***軍隊已進攻了南部六個城市,美軍和南越軍雖取消了停火,命令部隊進入戰備狀態,但他們似乎習以為常,認為這不過是壹場局部進攻,戒備仍相當松弛。真正的戰爭在初二淩晨3點才打響,超過8萬越***正規軍在遊擊隊配合下,突然對南越100多個城鎮同時發起全面總攻。西貢的總統府、機場、國家電臺、美國大使館、軍營成為重點攻擊目標,戰況激烈。
這場戰役致使1000多美軍和近5000南越軍人陣亡,越***士兵傷亡估計在4萬左右,平民傷亡不計其數。有些地方的戰鬥只持續了幾天,而舊都順化的爭奪戰持續20余天,幾乎化為廢墟,12萬平民無家可歸,6000多人失蹤。
春節攻勢成為越戰的轉折點,其慘狀通過媒體傳回美國,震撼了民眾。當年3月,總統約翰遜即表示美軍將逐步撤出越南,並放棄總統競選,越戰成為當年總統大選的熱門議題。
1968年2月1日西貢街頭戰鬥中,南越國家警察總長阮玉鸞(曾在南越軍中服役,軍銜為準將)正率部防衛壹所醫院,他的部下帶來壹名越***上尉阮文林(音譯),經過簡短問話後,阮玉鸞拔槍朝著對方頭部射出壹發子彈,身旁的美聯社記者亞當斯迅速抓拍這壹場景,全國廣播公司(NBC)記者恰好也錄下了這段視頻。
亞當斯發回國內的標題是:《阮玉鸞將軍對越***上尉執行死刑》。第二天,美國各報均把此照片登在頭版醒目位置,全國廣播公司在晚間播放了視頻,腦袋開花,鮮血四濺的場景刺激了美國公眾。未經判決便在街鬥執行死刑在美國人看來,是漠視生命的殘忍行為,何況對方穿著平民服裝,美國各界為此事之爭議持續數年。
這則新聞很快促使學生反戰示威升溫,逐漸遍及美國各大城市,尤其歐洲左翼人士更把照片奉為反戰經典標誌。壹年之內,支持這場戰爭的美國公眾從41%下滑到37%,此後各年壹路走低,反戰人士中有很大壹部分並非不支持“自由之戰”,而是厭惡了美國政府久拖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