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麥迪的35秒13分被人津津樂道,米爾薩普的28秒11分鮮有人知?
提起NBA最精彩的絕地反殺,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會說是麥迪時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35秒13分,要知道,正是因為麥迪的13分,才使得當時的火箭隊以壹分之差險勝,毫不誇張的來講,麥迪的這場比賽完全可以輕輕松松的進入NBA十大精彩對決的前三名。但妳知道嗎?在NBA還有著壹位球員,他在28秒內連續得到11分,但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米爾薩普。那麽今天,我們就來聊壹聊為何米爾薩普的28秒11分的知名度不如麥迪的35秒13分。
麥迪
首先是比賽得分環境,麥迪的35秒13分是發生在整場比賽的最後壹節的35秒,毫不誇張的來講,NBA的絕大部分球員遇見這種情況應該都會慌了神,畢竟在35秒的情況下落後12分,想要追平都幾乎不可能,更別提反超了,但麥迪做到了,這也是麥迪35秒13分被人熟知的原因之壹,更為不可思議的是,這13分幾乎全是靠麥迪自己壹個人,畢竟最後幾發進球全隊沒有任何人得到助攻這也直接說明了麥迪的個人實力。
米爾薩普
而米爾薩普的28秒11分盡管也是在最後時刻,但他卻每個進球幾乎都是在隊友的幫助下完成的,也就是說,麥迪和米爾薩普的進球難度完全不在壹個檔次,更重要的壹點是,米爾薩普的球隊當時處於順風局勢,這也是米爾薩普不如麥迪人氣高的原因之壹。
第二個原因就有些戲劇性了,那就是球員的命運問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壹句話,麥迪向上帝借了35秒,卻要用壹生來還。這句話並沒有誇張地成分,在精彩的麥迪時刻之後,時間不久,麥迪也就因為傷病無法繼續訓練和比賽而被迫退役,而米爾薩普卻仍舊活躍在NBA的賽場上。因此,從球員的命運來看,顯然,人們都比較喜歡悲觀的英雄事跡。
正因如此,才使得人們大多數時候都在談論麥迪而並非米爾薩普。而這,也是米爾薩普名氣不如麥迪的第二個原因。但話說回來,仔細比較麥迪和米爾薩普後我們不難發現,麥迪在整個NBA的地位和影響力都要比米爾薩普高上不少而正也是受這些因素的影響,才使得人人盡知35秒13分,卻無人問津28秒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