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是什麽意思?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原義是寧願做高貴的玉器而破碎,也不願做低賤的瓦器得以保全。比喻寧為正義事業而犧牲,也不茍且偷生。該成語在句中壹般作謂語、定語,也作狀語;含褒義。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最早出自於唐·李百藥《北齊書·元景安傳》:“景皓曰:‘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為瓦全。’”
意思是景皓說:“我們怎麽可以為了保住性命,就拋棄自己的姓而改姓別人的姓呢?大丈夫寧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能夠為了保全自身而去做瓦器!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故事
公元550年,北朝的東魏大將軍高洋逼迫東魏孝靜帝元善見退位,隨後自己登基建立了北齊王朝。次年他又殺死了孝靜帝和他的三個兒子。
有壹年,出現了日食的現象,高洋覺得這是不祥之兆,心裏很害怕。原來,在古時候,人們對壹些比較異常的自然現象是非常重視的。如果發生了日食、地震之類的事情,人們就會認為是不吉利的征兆,會采取壹些措施去挽救。於是,高洋就去問壹位親信。
因為高洋的皇位是從東魏元善見手上搶來的,所以高洋壹直就沒有安心過,他害怕別人又從自己手上把皇位奪走。他問那位親信:“以前王莽奪取了漢朝的天下,為什麽後來光武帝劉秀又能把天下奪回去?”
那位親信知道高洋的心思,就說:“這是因為王莽奪取了漢朝的天下以後,沒有把劉氏宗室殺光。要是他當時把劉氏宗室斬盡殺絕了,後面就沒有劉秀了。”於是,高洋就把元氏宗室近親四十多家、七百多口全部殺死了。
消息傳出來以後,剩下的元氏遠房宗族都非常害怕,他們立刻聚集在壹起商量自救的辦法。有個叫元景安的縣令想了個主意,他說:“我們現在要想保住性命,恐怕就不能再姓元了。我們應該請求皇上,讓他賜我們改姓高。”
元景安有個堂兄,名叫元景皓,是個很有骨氣的人。他堅決反對改姓,他說:“我們怎麽可以為了保住性命,就拋棄自己的姓而改姓別人的姓呢?這不是連祖宗都不要了嗎?大丈夫寧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能夠為了保全自身而去做瓦器!我寧願保持氣節而死,也絕不願意為了活命而忍受改姓的屈辱!”第二天,元景安把堂弟的這番話告訴了高洋,高洋立即將元景皓斬首。但高洋也於三個月後病死。十八年後,北齊宣告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