豨薟草和威靈仙
有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關節總是會出現酸痛。有的是因為陰雨天氣,有的是因為勞累過度。
現在,還有很多年輕人也出現了關節疼痛的毛病。同時,現在得頸椎病、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疼痛的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年輕化。
很多人總想找點藥吃壹下,希望能緩解癥狀,但總是怕副作用太大,不知如何選擇。
在中醫看來,這類疾病都屬於既有正氣不足,又感受了風、寒、濕、熱等外邪,阻滯經絡,痹阻氣血,使氣血運行不暢所導致的,中醫統稱為——痹癥(痹,讀音必)。
痹癥簡單地說,就是肌肉、關節、筋骨的痛、麻、熱、腫,活動受限。導致痹癥的原因不同,所表現出來的具體癥狀也有所區別,用藥也不同,對癥用藥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壹、風寒濕痹
特征表現:關節疼痛腫脹,陰雨天加重,患處怕風怕冷。
這是最常見的壹種關節疼痛,多見於老年人,是由 風、寒、濕 三邪侵襲人所導致氣血不通引起。尤其壹遇上陰雨天氣就會發作,或者加重。
二、風濕熱痹
特征表現:關節紅腫灼熱,疼痛拒碰,遇冷緩解
有壹類的痹癥比較明顯的特點的是,患處局部紅腫、灼熱,壹碰就痛得厲害,有時有皮下結節或紅斑,遇冷則緩解,疼痛遊走不定,涉及多個關節。
同時可能伴有發熱、惡風、汗出、口渴、煩躁不安等全身癥狀,舌質紅,舌苔黃或黃膩。
這類痹癥,屬於熱痹,是感受風、濕、熱邪,或者風寒濕邪郁久化熱而導致的,所以有熱邪的癥狀,壹般發病比較急,青壯年居多。
遇到這種痹癥,就要選擇能祛除 風、濕、熱 三種邪氣的藥物。
三、風濕瘀阻
特征表現:關節刺痛,痛位固定,夜間痛甚。
有壹類痹癥表現是肢體關節疼痛,這種疼痛是以刺痛為主,疼痛劇烈,疼痛部位固定,壹按更痛,而且夜間比白天疼得更厲害。
同時,還有肢體麻木、下肢痿軟、不能翻身、舌質暗紫、舌苔有瘀點等癥狀。這是屬於 血瘀 為主的痹癥,是由於瘀血阻滯經絡引起,重點需要活血化瘀。
四、肝腎虧虛
特征表現:關節疼痛日久不愈,關節腫大變形,肌肉萎縮,不能行走。
有些中老年人風濕病長期發作,總是好不了,長期肢體關節疼痛,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關節腫大僵硬、變形,甚至肌肉萎縮,肘膝不能伸直,嚴重的甚至兩腳不能站立和行走,頭也擡不起來,駝背很厲害。
中老年人關節痛同時還會伴有腰膝酸軟、骨蒸潮熱、自汗、盜汗等肝腎虧虛的癥狀。
這是由於風寒濕邪長久不愈,損傷了肝腎,耗傷氣血導致的。所以,這類患者的就不僅要活血通絡了,還需要 補益肝腎。
明星中成藥
今天著重介紹壹位治療風濕痛通用的中成藥——豨薟風濕膠囊。
它是由豨薟草、防己、桑寄生、桑枝、槐枝、威靈仙組成。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
臨床用於四肢麻痹,腰膝無力,骨節疼痛及風濕性關節炎。
豨薟草 ,是不是感覺很陌生,它屬於悶聲發財的那類,知名度雖遠不如押陣的威靈仙,甚至不如防己等中間四味,但藥企制作的成藥中,卻有不少豨薟草的身影。比如豨薟通栓丸,豨紅通絡口服液等。
而僅從這些成藥的名稱,能看出豨薟草不但能祛風濕,還能通血栓,治腦梗。
作為菊科草本,豨薟草的幹燥地上部分辛香,行氣力強,味苦能燥,性寒能清熱,由此祛風濕,活血通絡,利關節,對於風濕腰腿痛,風疹濕瘡,半身不遂,甚至軟組織損傷或骨折術後引起的局部瘀血腫脹等,療效均好。
豨薟之強力行氣與祛風通絡之能,可助腦梗後遺癥患者改善氣血不通、經絡痹阻,令邪去正安。
防己 苦寒,辛散苦降,外能祛風除濕、通痹止痛,內能清利濕熱、利水消腫。尤其非馬兜鈴科的漢防己,性味苦寒,擅長祛經絡之濕、通痹止痛。
桑寄生 ,寄生於桑樹上。得“東方神木”桑之余氣而生,入藥為幹燥帶葉莖枝。性味苦甘平,入肝入腎,可補氣溫中,補血和血而通調血脈,安安穩穩祛風逐濕,治筋骨疼痛,走筋絡,風寒濕痹等。
桑枝 作為東方神木桑樹的枝條,桑枝苦平去濕入肝經,對於通利筋絡與祛風燥濕,效果非常佳。加之“凡藥之為枝子達四肢”,桑枝善達四肢經絡,是除風寒濕痹,關節酸痛麻木,四肢拘攣等之良藥。
桑枝和桑寄生是老搭檔了,桑枝通絡四肢,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壹通壹補,相得益彰。
槐枝 ,為豆科植物槐的嫩枝,槐枝栽培於屋邊、路邊,無論樹皮還是莢果都是荒年時代的好口糧,其枝條,性味苦平,有散瘀止血清熱燥濕祛風殺蟲的作用。
民間常有用其枝皮加冰片研粉末,塞於鼻中治面癱的案例,而面癱和受風有關。由於風性疏泄走散,濕性粘滯,熱易傷津致血燥,令肌膚失養,瘙癢不已。槐枝還有止癢作用。
威靈仙 ,真乃祛風除濕神藥,無數祛風除濕方都有它的身影。其性辛鹹溫,善於奔走。能祛在表之風,散在裏之濕,消痰散滯,並能活血逐瘀,溫補並疏通經絡。
是祛風活血除濕,宣通五臟,治風濕痹癥,甚至膽結石,跟骨骨刺、食管癌等的良藥。
全方用藥5味,寒熱並調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且豨薟草長於通血管,防己能利濕,桑枝槐枝尤善通四肢經絡,桑寄生通調血脈,威靈仙活血逐瘀,如同壹個武術門派中各大高手有門派***有武功,又各有絕招,***同將這個門派發揚光大。
值得註意的是本方治療的是風濕在表或者風濕流滯經脈導致的氣血運行不暢、關節疼痛、肢體木木、屈伸不利等。
治標不治本 ,可以根據病家具體情況配合入裏治本的方藥。
痹癥中成藥小結
最後為大家總結:4種風濕關節痛的區別及其代表中成藥。
1、風寒濕痹
典型癥狀:關節疼痛腫脹,陰雨天加重,患處怕風怕冷。
代表中成藥:木瓜丸、麝香追風膏、追風丸、藥酒丸、天麻丸、頸復康顆粒
2、風濕熱痹
典型癥狀:關節紅腫灼熱,疼痛拒碰,遇冷緩解。
代表中成藥:豨桐丸、當歸拈痛丸、濕熱痹膠囊、二妙丸、通絡止痛膠囊
3、風濕瘀阻
典型癥狀:關節刺痛,痛位固定,夜間痛甚。
代表中成藥:三七傷藥片、雲南白藥膏、骨質增生壹貼靈、活絡止痛丸、妙濟丸.
4、肝腎虧虛
典型癥狀:關節疼痛日久不愈,關節腫大變形,肌肉萎縮,不能行走。
代表中成藥:獨活寄生丸、抗骨增生丸、參桂再造丸、養血榮筋丸.
重要提醒:
關註@張建福大夫,了解更多骨科疾病相關知識,任何骨科疾病方面的問題,想了解,都可以問我,我願和您壹起守護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