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趙普妻子

趙普妻子

在中國封建王朝史上,君臣關系是非常耐人尋味的,因此才會有伴君如伴虎的寓語。大臣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壹句話:君要臣生,臣不得不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將復雜的君臣關系描繪的淋漓盡致。然而凡事總有例外,在中國歷史上,有皇帝將大臣視為兄弟,視為朋友,甚至與自己視為壹體,創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君臣佳話。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聊壹聊中國歷史上君臣關系最親密的三對組合。

第壹組:宋太祖與趙普

趙普是 至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開國功臣。出生於922年,幽州薊縣人。

趙普很早就跟隨趙匡胤南征北戰,而且結為兄弟(不能稱之為異性兄弟,他們同姓)。北周時期,趙匡胤在前線打戰,父親趙弘殷病重,是由趙普每天忙前忙後的煎藥伺候。趙普對家人說,我和趙匡胤是兄弟,他的父親就是我的父親。

趙匡胤建立北宋後,對趙普禮遇有加,任命其為宰相。而趙普此人武不能上陣殺敵,文只是粗通筆墨,以至於有了"半部論語可治天下"的千古名言。趙匡胤將趙普當成了親弟弟壹樣看待,大雪天去看望趙普,君臣就圍在趙普家的堂屋裏烤肉喝酒。而且直呼趙普的妻子為嫂夫人,並不避諱。

宋太祖地位卑微時,趙普跟他交遊,得了天下之後,趙普屢次談起卑微時二人交往中的壹些不足之處。太祖性格豁達,對趙普說:"假如在塵土中就可以辨識天子、宰相,那麽人人都可以去訪求了。"從此趙普不再談論以前的舊事。

趙普三任北宋宰相,直到992年在洛陽去世。宋太宗聽到消息後非常震驚悲痛,對侍奉的大臣說:"趙普侍奉輔佐先帝,和我也有舊交情,他果斷能決斷大事,之前和我有些不愉快,這是很多人知道的事情。我即位以來,常常待他優厚禮遇,趙普也傾盡全力效忠於我,對國盡忠,是真正的社稷之臣。我失去他非常痛惜。"於是痛哭涕泣,左右大臣都非常感動。

第二組:宋神宗與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宋神宗和王安石相差了28歲,並且素未謀面。但是宋神宗還是皇子的時候,在皇宮的文獻檔案裏看到過王安石寫給宋仁宗和宋英宗的奏折,對王安石的才能和人品早於賞識。故而才當上皇帝,就把王安石召到京城來委以重任。兩人第壹次見面是就壹見如故,以至於談話時間過長而錯過了吃飯的時間。

王安石擔任參知政事(副宰相)主持變法時,中書省5個人有"生老病死苦"的詼語。正說明了宋神宗對王安石的寵愛和信任。宰相曾公亮無奈的和反對變法的人說:"上與介甫(王安石)如壹人,此乃天也。"

熙寧年間,司馬光等人陷害王安石,宋神宗竟然說:"這些事是我決定的,與介甫無關。"幫王安石背了黑鍋。王安石被反對派逼得數次辭職,宋神宗親自給王安石寫信道歉,數次挽留。以至於後世賢君清高宗乾隆皇帝不為妒忌的說,那有皇帝給臣子低頭道歉的,王安石這是犯上!

1079年,王安石第二次罷相。宋神宗為了表示歉意,送了壹匹寶馬給王安石代步。1085年宋神宗英年早逝,聽聞噩耗的王安石傷心過度,不久也去世了。

第三組:乾隆皇帝與和珅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清朝中期權臣、商人。

和紳初次遇見乾隆的時候,還只是個三等侍衛。但是兩人壹見如故,很快有了***同語言。而且和紳此人特別的精明能幹,老於世故,很對乾隆皇帝的胃口。乾隆皇帝就不止壹次的和其他大臣表示,和紳與他不但是君臣,還是朋友。可以當皇帝的朋友,什麽概念。

乾隆皇帝和和紳的關系親密到什麽程度?君臣兩人經常躺壹張床上通宵達旦的談論國事,乾隆皇帝多次出宮私遊,也是由和紳作陪。乾隆提撥和珅做了首席軍機大臣不說,還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和紳的兒子為妻,結成兒女親家。就沖這份恩寵,又豈是劉墉呀、紀曉嵐之輩能夠比擬的。

和紳貪贓枉法,買賣官爵,這些事情乾隆皇帝早就心知肚明,只是出於對和紳的寵愛和友誼,睜壹只眼閉壹只眼罷了。1799年乾隆皇帝去世以後,繼位的嘉慶皇帝抄了和紳的家,並讓其自盡。故而歷史上才有:和紳跌倒,嘉慶吃飽的寓語。

然而拋開和紳的所作所為不說,單單論他與乾隆皇帝的私人關系,縱觀滿清近300年統治史,也是沒有誰可以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