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門:不得將最嚴算法作為外賣送餐員考核要求?真的是好事麽?
市場監管總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落實網絡餐飲平臺責任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的指導意見》,對保障外賣送餐員正當權益提出全方位要求。保障勞動收入方面,要求平臺建立與工作任務、勞動強度相匹配的收入分配機制,確保外賣送餐員正常勞動所得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不得將“最嚴算法”作為考核要求,通過“算法取中”等方式,合理確定訂單數量、準時率、在線率等考核要素,適當放寬配送時限。
好事,肯定是好事,保障了幾百萬的外賣送餐員的正當權益,更加讓這些送餐員在特殊情況下(暴雨,大風,高峰期)能獲得適當的保障等等等等
但是呢, 指導意見終歸只是意見,大概給個方向,但具體執行需要今後更多配套法規和兩大外送企業的制度支撐。
如果沒有後者,那只能叫紙上談兵。
比如, 確保外賣送餐員正常勞動所得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
“正常”是指每天工作不低於8小時,壹周不少於40小時嗎?還是只要幹活就算正常。
那就會出現很多的BUG,甚至肯定有人會刷單。
平臺會抱怨,那我是不是以後給那些摸魚、壹天8小時跑2個單子的也給最低工資?
外賣人員會擔心,那是不是以後就按最低標準來 ,我累死累活壹小時也就20多塊錢?
而且像美團的騎手有400萬左右,每日活躍的騎手約50到60萬,而他們基本都是勞務合同。
壹刀切不實際,怎樣把高活躍、其實已經靠送外賣養家的騎手界定出來,還得監管部門再學習壹段時間。
不過這塊總是要改的。美團去年的人力開支約540億元,可這裏面基本沒有社保錢。把養老醫療shi業三個險種算上,差不多要再掏30%出來,也就是160億左右。
美團去年財報凈利才50億,除了京東會把社保放在自己公司,目前的大型互聯網企業都會把社保放出去給第三方機構去代理。
相信美團會第壹時間不願意,肯定會加大對第三方代理機構的制度考核等等。
其中不靠譜的其實還是很多問題 互聯網公司都會推給顧客,比如: 給外賣員建立24小時反饋時間的投訴渠道、新型工會組織、多樣化商業保險、交通安全培訓,等等等等。
這些還都是我們自己來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