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和膠片相機有什麽區別?
2。膠片感光是化學變化,對於遠近光線下的不同成像具有相同的效果。而數碼感光器件是物理光電變化,需要壹定的光壓強度,因此對遠處的成像光線不如近處光線敏感;
3.膠片感光是全方位的,正前方來的光線和側方來的光線同樣起作用,而數碼感光器件有錯位、拖後的“管狀效應”,對於中央來的光線敏感,對於側面來的光線不敏感;
4.數碼感光器件前面有低通濾波器,在成像光路中容易引起多次反射;對某些菱形排列的圖案會產生摩爾紋;在強反差的分界線上容易引起短波長“光線溢出”,形成二次感光,從而產生“紫邊”現象。膠片則沒有這些特點;
5. 膠片是有彎曲度的,120片基薄,彎曲度更大。為了解決此問題,設計者們采取了兩種不同的解決途徑:壹派以康泰時為代表,力圖保持膠片的平整度,典型實例是RTS III采用的膠片艙真空吸附技術,還有大畫幅機中有壹種“4X5粘性片盒”,也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設計的;另壹派以徠卡為代表,是在精密測算的基礎上,設計出符合膠片彎曲程度的鏡頭成像像場,典型實例是M6。而日本相機廠家的立場則是采取介於兩者之間的“中庸之道”。
到了數碼相機的時代,CCD感光器件是絕對平整的。這樣以康泰時為代表的方案沒有新問題產生;而徠卡壹派就有了問題:原來的膠片機鏡頭直接用於數碼相機,畫面邊緣部分的像場可能出現模糊。
因此可以作出結論,數碼相機成像從原理上決定了具有以下特點:
a.數碼相機成像不如反轉底片細膩、層次豐富;
b.數碼相機拍攝遠景分辨率不夠,層次較少,越是拍近景優勢越明顯;
c.數碼相機比膠片更容易產生四角失光,也就是暗角。所以制造全畫幅數碼單反相機,在超廣角鏡頭應用方面有先天的困難;就算是APS-C畫幅相機,廣角鏡頭的四角成像也比膠片暗淡;
d.由於CCD上方有消除摩爾紋的低通濾波器,會造成壹定的畫質下降,同時產生較多的光線衍射和折射。所以數碼相機對鏡頭的鏡片鍍膜有更高的要求,鏡筒內部必須使用特殊塗料嚴格避免多次反射;對低通濾波器的前後位置和表面處理也都有較高的要求。尤其是有膠片折算系數的數碼相機使用膠片機的鏡頭,總不如使用專為其設計的鏡頭來的效果好。
e. 膠片機鏡頭用於APS-C畫幅相機,由於使用像場縮小,鏡頭像場中的邊緣部分被切除在畫面以外,因此從提高全畫面分辨率均勻度的角度上說又是有好處的。所以對APS-C畫幅數碼相機來說,最佳搭配是按照數碼相機特點設計的全畫幅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