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世界首富貝索斯完成太空旅行,全程持續11分鐘,有哪些信息值得關註?

世界首富貝索斯完成太空旅行,全程持續11分鐘,有哪些信息值得關註?

亞軌道飛行,屬實不太夠看。全程就只有11分鐘,自由落體時間更短,只有3分鐘,真是忍壹下就過去了。使用的新謝潑德火箭也只有18米,嗯,真的大。飛行高度倒是實打實的超過了100km的卡門線,算是真正進入太空了,比前幾天維珍銀河布蘭森上到的耍流氓高度86km要靠譜壹些。

實打實地促進了航天事業的發展

但壹***3分鐘自由落體,其中有能有幾秒是100km以上呢?怪不得美國網民說貝索斯妳最好別回來了,盤剝普通民眾獲得巨額財富之後,搞壹些虛頭巴腦、打擦邊球的所謂“太空旅遊”,只為滿足富豪的獵奇欲。競爭對手馬斯克,好歹搞出了低成本的軌道發射能力,實打實地降低了發衛星的成本,實打實地促進了航天事業的發展。

無論是作秀,是擡高股價,還是什麽原因。畢竟別人還是正兒八經在幹這些事的,過沒過卡門線,呆了有幾分鐘,這都不是那麽重要。反觀我國的富豪們,惦記小孩子的壓歲錢和零花錢,惦記老百姓的幾口菜,搞個什麽院還要自負盈虧。賺了那麽多錢,給我們國家的科技領域到底帶來多少進步?坦白說,格局差遠了。

期待馬斯克能把“入軌環遊”變為現實

看了全程直播,就視頻顯示的信息來說,除了看到了“可回收”做得比較好之外,最大的感覺還是馬斯克說的那句“入軌了嗎”?貝索斯這次確實比布蘭森“飛得更高”了,但是體驗性好像也沒有更強呀。在這11分鐘時間裏,真正在太空中的體驗還不足2分鐘,這4名成員最有感覺的可能還只是“失重”和“顛簸碰撞”的心跳,此外,應很難在說出其他感覺了。

不過在技術上說,不但飛船返回了,而且火箭也做到比較精準的回收,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促進了“太空遊”的商業化運營。不管怎樣,“太空遊”將來進入商業化運營應該指日可待。布蘭森,貝索斯應該已經開始把這壹項目進行商業化運營了。作為科技狂人的馬斯克應該不會僅當“看客”,期待馬斯克能把“入軌環遊”變為現實。

還是挺佩服的

我想了下,如果我是首富,我應該不會乘坐這個火箭這麽玩,因為我怕死。國內頂級富豪玩極限運動的還是很少的,屈指可數,印象中只有王石爬過珠峰,還是兩次,南北坡。雖然說近些年爬珠峰被媒體宣揚的似乎和爬個五嶽沒啥區別了,只要有錢躺著都能上那種。為啥真有回答覺得這個和明星出門做個豪車是壹個意思?而且貝索斯這次是坐火箭,中國有幾個做個火箭上太空的,宇航員數過來也就十幾個人,這還不算極限那啥算?這壹波我很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