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排球五種位置,哪個位置球員最重要,對球隊成績影響最大?

排球五種位置,哪個位置球員最重要,對球隊成績影響最大?

排球賽場上有五個位置,其中包括兩個主攻,兩個副攻,壹個接應,壹個二傳和壹個自由人。這五個位置的球員,他們在賽場上的職責不同,但是每個球員都非常重要,甚至是缺壹不可。

主攻的主要職責就是扣球得分,同時還要負責攔網、防守和壹傳。主攻作為壹個邊攻手,需要負責球隊的得分,或者為隊友拉開空間。用時當對手在自己這壹側進攻時,主攻也要負責攔網。再加上現代排球追發主攻手,所以主攻也要承擔壹傳和防守。接應的作用於主攻類似,也是負責邊攻得分,攔網等工作。

副攻則是主要承擔攔網,同時還要負責球隊的快攻。只要對手進攻,副攻都要進行提前判斷,然後高高跳起進行攔網。而且當壹傳到位時,副攻也要利用快攻為邊攻手創造進攻機會,或者自己快攻得分。

二傳則是球隊的大腦,主要負責為隊友傳球,但是也要進行攔網和防守,所以二傳的任務比較重,球隊的表現與二傳的傳球有著直接的關系。自由人作為球隊的防守核心,主要負責壹傳和防守,也是長場上非常重要的位置。那這五個位置中,傷病對他們有什麽影響呢?

首先是邊攻手,也就是主攻和接應。這兩個位置的球員,因為要跳的高,同時要大力扣球,所以肩部和膝蓋的傷勢會比較嚴重。如果膝蓋有傷 肯定會影響他們的彈跳和速度,如果肩部有傷,又會影響他們的扣球力量。

其次就是副攻。副攻位置上受到膝蓋傷勢的影響比較大,因為副攻幾乎在每個防守回合中都要起跳,所以對膝蓋的損傷比較大,同時副攻還要在網前大範圍的移動,因此膝蓋損耗比較大 而膝蓋影響球員的彈跳,所以副攻受傷病影響比較大。

第三點就是二傳。其實二傳的膝蓋也比較容易受傷,因為傳球時不僅需要膝蓋發力,而且由於二傳身高都不高,而對手又喜歡在二傳頭上突破,所以二傳在攔網時需要盡量跳的更高,這也加重了他們的膝蓋損耗。

最後就是自由人。自由人不需要很多的彈跳,但是需要判斷和速度,同時還有很多次都是倒地救球,因此自由人也經常會受傷。那傷病對那個位置的影響最重呢?

傷病對每個位置的影響都很大。無論是膝蓋受傷還是肩部受傷,都會影響邊攻手的進攻效率,而膝蓋傷勢對副攻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二傳如果有傷,那球隊的進攻節奏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自由人的傷病更是影響球隊的防守,所以 健康 才是球員最大的財富。

看了回答區,絕大多數回答都認為主攻最重要,個別說接應重要或者說主攻、接應最重要。

我的觀點是二傳最重要。看看中國女排奪冠的 歷史 ,都是中國擁有世界最佳二傳的時候。但1986世錦賽、2003世界杯、2004奧運會,中國均沒有世界級主攻手和強力接應。

中國女排世界三大賽奪冠記錄1、1981年世界杯冠軍(孫晉芳)

2、1982年世錦賽冠軍(孫晉芳)

3、1984年奧運會冠軍(楊錫蘭)

4、1985年第四屆世界杯冠軍(楊錫蘭)

5、1986年第十屆世錦賽冠軍(楊錫蘭)

6、2003年女排世界杯(馮坤)

7、2004年奧運會(馮坤)

8、2015年女排世界杯(丁霞、魏秋月)

9、2016年奧運會(丁霞、魏秋月)

10、2019世界杯(丁霞)

中國女排奪冠的 歷史 說明,沒有世界級優秀二傳,很難奪冠,沒有世界級優秀主攻或接應,還可以通過戰術調整進行彌補。

排球是需要全體球員密切配合的運動項目。二傳是球隊的場上指揮官,球隊的大腦。戰術執行的核心。作用獨壹無二,無人可以取代或彌補二傳的作用。

其它位置球員,如果發揮欠佳,還可以由其他人彌補。因此,二傳才是排球運動最關鍵的位置,對球隊成績影響最大的球員是二傳。

球隊上場隊員由自由人,二傳,接應,副攻,主攻組合而成壹部運轉中的機器。場上進攻主要由主攻負責,副攻接應次之,二傳是負責攻手球權的分配,讓攻手以最舒服的姿勢出手而不被攔是二傳的任務,接應副攻在主攻受阻的情況下要保證能下分,另外除副攻外,隊員應能接好壹傳,使全隊能與自由人壹起,保障全隊的攻防轉化,這裏也足能看出二傳的功底會影響到全隊的進攻效果,因此也就看出二傳作用更明顯壹些。

排球場上按照分工不同有五個位置,分別是主攻、副攻、二傳、接應和自由人,其中主攻和副攻各倆人,其他位置壹人,總***7人構成壹個完整的陣容。但比賽時場上只有六人,自由人可以隨時替換後排的任何壹人,壹般都是替換後排的副攻。中國女排的主打陣容由主攻朱婷和張常寧、副攻顏妮和袁心玥、二傳丁霞、接應龔翔宇和自由人王夢潔組成。

這五個位置的球員相輔相成,都很重要。主攻主要承擔壹傳和進攻任務已經防守和邊攔網,包括很多不到位的調整攻;副攻主要是攔網和進攻,攔網是全網長都需要照顧到,進攻則主要是壹傳到位後的快球;二傳當然就是組織進攻套路,合理分配球,也有邊攔網任務;接應位置有的只管進攻,如歐美球隊的暴力接應,有點需要壹傳防守進攻都兼顧,如亞洲球隊的保障型接應;自由人就是承擔後排的壹傳和防守任務。

對中國女排來說,主攻是進攻核心,承擔任務最重,對球隊成績的影響也最大,沒有朱婷,中國女排的實力大打折扣。對歐美球隊來說,接應是進攻核心,對球隊成績的影響也最大,沒有博斯科維奇的塞爾維亞女排和沒有艾格努的意大利女排,立即變成世界二流球隊。

壹般來說,主攻或者接應是球隊最重要的位置,對球隊成績影響大。

[捂臉]當然是保障型主攻張常寧最重要了!

有了主攻位置的保障型邊攻手張常寧,攜第壹接應龔翔宇、第三二傳刁琳宇、國家隊新人倪非凡、小加比吳晗、邊緣國家隊員王辰玥、許璐瑤,這些實力雄厚的江蘇隊員,可以蔑視津、粵,以被雙殺戰績傲視群雄!逢雙強京、滬高掛免戰牌,不屑壹戰!

勇奪‘’排位賽冠軍‘’!高奏凱歌,浩浩蕩蕩的集體牧羊!把前四名甩在了身後,贊![贊]

所以說,主攻位置,保障型最重要!尤其是張常寧,太好了,她決定著壹支球隊的勝負!對球隊的戰績影響最大!不知這樣回答,其粉是否滿意?

個人感覺主攻最重要,不但要接好壹傳,還要負責扣球得分和攔網。沒有好的主改,很難成為世界壹流球隊。

排球場上五個位置其實並不絕對,譬如四二配備,就沒有接應二傳位置,MB0配備就沒有副攻位置,悉尼奧運周期之前也沒有自由人位置。而排球發展到現在,以兩主攻,兩副攻,壹二傳,壹接應配備的五壹配備成了絕對的主流,而自由人只是壹個後排替換隊員,她是不算在壹個位置裏的,充其量算壹個首發球員。而主攻又分為大主攻,小主攻,副攻又分為大副攻和小副攻,每個人的司職都是有些區別的。

排球運動這類集體項目,每壹個位置都很重要,壹支隊伍沒有大的短板,就能立足於壹流強隊,如果壹個隊伍沒有什麽短板的同時還有絕對的強點,那麽這支隊伍就具備爭金奪銀的實力,壹次比賽只有壹個冠軍,而僅僅是用冠軍去衡量壹個隊伍的實力,也略顯片面。什麽是沒有特別短板的隊伍?無疑是攻守相對平衡的隊伍。在壹支具備爭金奪銀的隊伍中,最重要的壹個人無疑是核心,也就是離開了這個人或者這兩個人隊伍的實力就會下降壹個檔次,這樣的隊員,被稱作核心。

在如今的幾個最強隊伍當中,塞爾維亞有雙核心主攻米哈伊洛維奇和接應博斯科維奇,意大利有核心艾格努,中國隊有核心朱婷。這三個隊伍都是短板並不明顯,且有絕對強點。如果核心出了問題,這三支隊伍實力就要下降壹個檔次,直接退出金牌爭奪,對球隊的影響是絕對的。

回顧2000到2016幾屆奧運會,除了2000年奧運會mvp為古巴副攻手托雷斯獲得,2004由中國女排的二傳手獲得mvp稱號外,2008mvp獲得者為巴西女排的帕烏拉,2012為韓國女排的金軟景,2016為中國女排的朱婷,也就是這三屆奧運會的mvp都是由攻守平衡的主攻手獲得。而世錦賽mvp的獲得者裏,除了2006年為日本女排的二傳手竹下佳江獲得,2002年世錦賽mvp為意大利接應托古特,2010為俄羅斯主攻手加莫娃,2014為美國女排主攻手希爾,2018世錦賽mvp為塞爾維亞接應二傳博斯科維奇。而歷屆世界杯mvp的獲得者為03的波蘭接應格林卡,07意大利的副攻手吉奧利,11為意大利的主攻手科斯塔格蘭德,15和19都是中國女排的朱婷摘得。綜合新世紀三大賽的結果來看,mvp獲得者為主攻的次數為:8次,為副攻和二傳的次數各為2次,為接應的次數是3次。

主攻位置獲得mvp的次數是遠遠超出其他位置的,雖然這並不能說明主攻就必須是壹個隊伍的最重要位置,但至少可以說明,世界級的好主攻,是大多數隊伍都追求的。

任何球類項目,對成績影響最大的往往都是「攻手」,贏球靠進攻, 攻手的強弱對球隊的成績有直接影響。

比如:足球中的前鋒,籃球中的中鋒,當然,在排球中也是如此 但是,在不同類型的女排球隊中,攻手的重要性又不壹樣:

1)亞洲球隊看主攻。

亞洲球隊由於打法傳統是以主攻為攻防核心,註重整體作戰,所以,主攻的強弱對球隊成績影響很大。

比如:對於中國女排來說,當我們主攻強大的時候,往往也就是球隊成績最好的時候 這最典型的就是郎平時代和朱婷時代。

2)歐洲球隊看接應。

歐洲球隊由於身體條件強悍,更適合男子化打法,那樣才能充分發揮出她們的優勢,以己之長克彼之短,所以,她們往往以接應為場上核心、專司進攻,這樣,接應位置的強弱就對球隊成績有直接影響。

比如:塞爾維亞的博斯科維奇 ,意大利的艾格努,俄羅斯的岡察洛娃,荷蘭的斯洛特耶斯等。

3)美洲球隊看副攻。

美洲球隊的打法與亞洲和歐洲又有所不同,由於她們身體柔韌性出色,移動迅速、爆發力強、彈跳驚人,所以,特別喜歡打快球,這樣,她們的副攻位置就人才輩出、特別搶眼,副攻位置實力的強弱對球隊成績影響很大。

比如;美國女排的阿金拉德沃 ,巴西女排的法比亞娜等,在球隊的快攻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她們的發揮好壞對球隊成績影響很大。

所以說:不同風格的球隊,位置的重要性也不同,但是, 排球又是壹個高度依賴配合的項目,位置又都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可能有些朋友會說:五個位置都重要呀?其實這是壹種不懂排球、似是而非的回答!排球這個集體性質的球類項目與籃球、足球、手球、冰球壹樣、位置分工不同、責任自然不同。排球主要靠進攻獲分、局分25分、如平直至兩分見勝負、打三局至五局。所以要想取勝、就得下分、攻手的能力和發揮最為重要!攻手有主攻、副攻、接應三個位置、壹般的主攻手指兩個站對角位的邊攻、如中國的朱婷、李盈瑩、張常寧等、應該是中國隊的主要得分點、這也是大多數國家采用的步局,但有些國家陣容有些變異、因人而異、如塞尓維亞、意大利、土耳其、德國、荷蘭等主要靠接應這個點得分、主攻其次!但全球絕對沒有把副攻放在主要得分點的!由此可見、絕大多數球隊的主攻和占有20%比例球隊的接應是壹個隊最主要的得分手段、中國則屬前者!

以壹個老球迷多年的看球經歷來說說這個問題,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二傳,當然是二傳,別無其它選擇。

我們來分析壹下,大球類的比賽,都是以比分結果勝負,排球也不例外。謹以中國女排為例,排球場上,能得分的方式有這樣幾種:

壹是進攻得分,包括四號位主攻的進攻,二三號位副攻的進攻,還有二號位(包括後二)後三、後四的進攻得分。在攻手方面,我們向來不缺好手,從郎平、張蓉芳到李國君到孫玥,再到楊昊、朱婷,這些隊員在主攻位上大殺四方,令對手聞風喪膽。吳詠梅、趙蕊蕊、劉亞楠、張萍、薛明、馬蘊文、楊珺菁都有自己最拿手的進攻手段,讓對手望球興嘆。

這些擊穿對手防線,轟爛對方地板的扣球,著實能讓球迷熱血沸騰,連呼過癮,也是大多數球迷喜愛排球的G點所在。

二是攔防得分,這是前排隊員的業務範圍,尤其以前排副攻為重,因為她要左右移動並到二號位或是四號位配合主攻和接應的攔網,需要腳步快、手型硬、判斷準,挺難的,所以,副功很難練好,這麽多年了,我們的副攻也就出了南北長城徐雲麗和顏妮,往前十來年,我們有世界第壹攔網手趙蕊蕊,再往前三十年,我們還有天安門城墻周曉蘭。其余的副攻無論出名不出名,基本都是以快攻進攻見長,而不以攔網著稱。

攔網得分最能漲士氣,讓對方撞上銅墻鐵臂的G值絕不比轟炸對方半場低,好的攔網手能讓對方未戰先怯,雖是被動防守,但威懾力不比攻擊低。

三是發球得分,發球是排球場上的發起向對手的第壹次攻擊,高質量的發球,讓對手壹傳不到位,組織不起有效攻擊,甚至能直接得分那就更好了。不過在總得分裏,發球得分占比極小,壹局球裏能有壹兩分是發球得的,已經很不錯了,就別奢望更多了。19年世界杯上張寶讓日本隊連吃五次癟,把九妹臉都發白了的事,可遇不可求。

而關鍵時刻派上發球好的隊員上場發球,對方心裏忐忑不忐忑不知道,但接發失誤的概率大大提升,比如16年奧運女排決賽最後壹球,張寶的壹個異於往常的前驅球,塞爾維亞的自由人直接送了個探頭,惠若琪壹擊而中,金牌順利到手。這個鏡頭很經典,大家不會忘記吧?

四是偶然得分,比如二傳的二次球偷襲,很少見啦,畢竟只能偶爾偷壹下,如果屢屢用些招,對方不急,自己的教練就該著急了。這種得分方式很多二傳非常拿手,塞爾維亞的二傳奧傑年諾維奇是壹例,經常放冷箭,讓對方防不勝防。我們女排的魏秋月也很擅長,背吊對方四號位,捅個後場,經常得分。

再比如自由人墊球到對方球場直接落地得分(16年奧運會女排決賽中林莉就有過這樣的得分)這就更罕見了,只能靠撞大運。

以上是主動得分,另外,排球場上還有壹種得分是被動的,那就是對方失誤送的分。不管怎麽樣,這也算是把分拿到自己手中了,但是如果壹支隊伍把得分的希望放在希望對方失誤上,那基本沒啥希望!比如日本隊,自己主動得分的能力欠缺,就是靠防守磨對手,直到把對手磨失誤為止,所以日本隊很難取得多好的成績。

綜上來看,想要取勝,就得要拿分。而扣球或者攔網得分那壹下是最激動人心的,也是最能讓球迷記住的精彩壹刻。扣球又是得分最多的技術手段,所以很多人覺得攻手或者攔網手在排球裏最重要,我有不壹樣的看法。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二傳位置,其次是壹傳,再其次是防守,最後才能數到攻手。

大家都知道二傳是球隊的大腦,靈魂,中樞。設想壹下,如果二傳的手上功夫不行,傳出的球總是倒三角,讓攻手扭著腰去扣,甚至發不上力、借不上力,妳還想讓攻手扣出去的球有殺傷力嗎?

二、四號位傳成倒三角,再好的攻手也會把本該勢大力沈的扣球變成軟綿綿的輕拍處理球;

二、三、四號位球傳低了,再好的攻手也只能打臉平快,甚至失誤下網;

慢吞吞地把球推到攻擊位置,不等攻手下手,對面就有四支甚至六支手伸在那裏等攻手了,還怎麽扣?

腳步慢壹點,趕不到球的正下方,發不上力,只能推個急速旋轉的球到攻擊位置,掉頭球讓攻手怎麽處理?

腦子壹迷糊,逮著壹個不下球的攻手不停地傳,或者死傳那個快要累半死的攻手,其他人都閑得無球可打,還怎麽得分?

總之,二傳沒做好,整個球隊就像壹部運轉不良的機器,嘎吱吱作響,攻手們只能像木偶壹樣被動地處理球,得分也就只能像公雞下蛋壹樣地難了。

相反,如果二傳做得非常好,那球隊可能就會發生質的改變。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

14-16年的美國隊,光速二傳格拉斯把美國隊傳出壹個世錦賽冠軍,讓美國隊始終走在女排強隊的前列。而格拉斯退役後,沒有了她的美國女排,被中國隊打得滿地找牙,甚至荷蘭女排都能把美國隊逼上絕境。

12奧運周期的日本隊,1.59米的竹下佳江,把二流的日本女排傳成了準壹流的國際強隊,甚至傳出了個世錦賽和奧運會的銅牌。竹下退役後,日本隊境況如何呢?還不是淪落成二流球隊,誰都可以欺負壹把,至今九妹還找不到滿意的二傳人選,二傳位置的人換來換去,就沒有讓她滿意過。

還有塞爾維來隊,壹個經驗豐富的老二傳奧傑年諾維奇,硬上把名不見經傳的塞隊傳成了世界杯、奧運會亞軍,世錦賽冠軍。

還有意大利隊,壹個馬裏諾夫,就讓球隊發生了質的改變,硬是把中國隊按在了世錦賽的賽場上摩擦,讓中國隊飲恨世錦賽。

還有泰國隊的二傳努特薩拉,硬是憑壹手出神入化的傳球技術,把泰車女排傳成了亞洲項尖球隊,甚至從中國隊手裏搶走過亞洲王者的桂冠,送給郎平壹個384的不雅稱號。

再來說說我們中國女排

我們從來不缺優秀的二傳手,從五連冠時期的孫晉芳、楊錫蘭、蘇惠娟,到白銀時期的何琪、諸韻穎,再到黃金壹代的馮坤、宋妮娜、再到12、16奧運周期的魏秋月、丁霞,各種賽事的二傳獎項沒少拿。也正是因為這些優秀二傳手的穿針引線,分配組織,才讓中國女排在世界女排的強隊排行榜上長期位居前列。

大家不會忘記馮坤和劉亞男配合的背快,球都落地了,攔網隊員還沒跳起來。大家也不會忘記14年世錦賽對陣意大利時,魏秋月把壹個差點過網的球單手傳了壹個平拉開到四號位給朱婷扣中。這些經典的傳球,也正是讓球迷們沈醉排球的樂趣所在。還有我們的假二傳真接應海膽丁霞同學,冷不丁的二次扣球,也是讓隊手頭疼不已。

如果沒有這些優秀的二傳手輸送炮彈,我相信,再強大的攻手,強如郎平、朱婷,也只會望球興嘆!妳說哪個位置重要?

二傳,當然是二傳,別無其它選擇。